社科院報告: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社科院報告: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昨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報告2012》。根據該機構統計,從1991年以來的20年中,中國的經濟結構失衡指數總體處于次級不均衡狀態,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今年以來,在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外部經濟的持續低迷以及內生動力的不足,使我國經濟結構失衡問題日益凸顯。
據悉,財經戰略研究院自主構建了“經濟結構失衡指數”。該指數區間為0-1,0代表完全均衡,1代表完全失衡。其下又分為投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金融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和國際收支結構五個二級指標。如果指標值落在0.75-1之間,則意味著該指標出現預警提示,處在非均衡狀態。
根據該機構測算,中國經濟結構失衡指數從1991年的0.5644下降到2000年的0.4513,然后提高到2011年的0.6173,總體處于次級不均衡狀態,2011年更是進入完全失衡的邊緣。該報告稱,中國長期推行的政府主導型需求管理政策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劇經濟結構失衡程度。
數據還顯示,在這20年間,投資消費結構和金融結構失衡最為嚴重,國際收支結構失衡也非常嚴重,收入分配結構失衡指數雖然未出現預警提示,但近年來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報告建議,如要改變上述嚴重失衡的狀況,政府應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加快從需求管理向穩定需求與供給激勵相結合的總量政策的步伐,積極推進中性貨幣政策實施,以內生增長代替拉動增長,以結構化升級代替過分依賴消費、出口和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
不過,也有學者表達了不同觀點。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昨日表示,社科院的上述研究對我國經濟結構性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和探索,但他認為并不能絕對地一概而論。
“只能說,我國需要找到最適合現階段國情的經濟結構,至于三大產業究竟該占多大比例算‘平衡’,沒有客觀標準。”他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