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服務 模式創新
編者按:10年來,政府采購IT市場走過了怎樣的光輝歷程?未來的市場發展前景如何?敬請關注中國政府采購高峰論壇2012·IT論壇帶來的精彩觀點碰撞。
轉型服務 模式創新
嘉賓: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項目評審處處長 高志剛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劉恒斌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采購一處處長 周海珊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采購一處調研員 張雷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陳燕平
河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辦公室副主任 常春波
浙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副處長 費國炎
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 龔云峰
河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調研員 張延成
北京用友政務軟件有限公司總架構師 陳新民
Acer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大客戶事業單位總經理 宋京華
戴爾中國公共事業部與大企業部行業總經理 張和平
珠海格之格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孔德珠
理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室主任 張海明
希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政府采購總協調人 凡士光
主持人:
《中國政府采購報》IT周刊副主編 陳昂
主持人:中國政府采購高峰論壇2012·IT論壇的主題是轉型服務、模式創新,之所以將主題定位于此,是因為縱觀十年來政府采購IT市場的發展變化,一方面,IT采購已從單一產品發展到整體解決方案,從重視終端產品轉向注重服務品質;另一方面,IT采購模式日新月異,協議供貨、批量集中采購、網上競價以及協議競價等均在這十年間孕育而生。所以,今天IT分論壇將圍繞這一主題暢談政府采購IT市場的十年光榮歷程,暢想政府采購IT市場的發展趨勢。
◆ 根據具體采購需求確定采購模式
主持人:IT類產品采購模式在創新中不斷發生變化,目前批量集中采購試點工作已從中央深入到地方,相比于協議供貨,二者孰優孰劣呢?
高志剛:時下熱議的批量集中采購的意義在于,在經濟層面上明顯體現出了最大優惠的優勢。當然,批量集中采購將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政府采購產品追求物有所值、經濟適用,是制度的內在要求。這一點也是批量集中采購執行的內在動力。
但協議供貨方式在執行初期對規范采購行為起到的推動作用不可否定。我們通過引入第三方價格監測、推行協議競價等方式已初步找到解決價格虛高問題的鑰匙,協議供貨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龔云峰:IT類產品種類多、采購范圍廣,因此針對不同的產品應根據具體產品特點選擇適合它的采購方式,最終達到采購高性價比產品的目的。在江蘇,目前對計算機、打印機等硬件產品采購方式基本上已由協議供貨轉為批量集中采購,不再執行協議供貨,原因是不讓協議供貨成為批量集中采購機制下“跑冒滴漏”的渠道。
張雷:究竟是采用批量集中采購還是協議供貨,應根據具體的采購需求而定。批量集中采購的優勢在于價格,協議供貨的優勢在于便捷,二者各有所長,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關系。
經過實踐,我們發現,批量集中采購的后期管理核心問題不是履約難,而是如何保障中標產品的品質。這一問題主要是由產品配置參考較為粗放造成的。可喜的是,主管部門對此比較重視,計劃在廣泛征求廠商、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產品配置進行完善,且將與節能清單及環保清單的銜接。
張和平:正如前面所講,在經濟層面上,批量集中采購體現出了量大優惠的優勢。如果從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來看,批量集中采購的結果還要注重體現物有所值的原則。我認為,批量集中采購既要避免采購高價高性能產品而造成浪費,又要避免片面強調低價中標而忽視綜合效益,要提倡厲行節約,最大程度地體現物有所值的原則。
◆ 物美應放首位 價廉次之
主持人:價格虛高一直是IT類產品采購存在的普遍問題,也是每年IT論壇熱議的話題,在防范價格虛高上,大家今年有什么好的建議?
周海珊:不是所有的IT類產品采購都存在價格虛高問題,這一問題主要出現在協議供貨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協議供貨可能會逐漸淡出政府采購舞臺,但它的淡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過渡時期。在過渡時期,監管部門及采購執行部門應采取遏制價格虛高的有效手段,如引入第三方價格指數對協議供貨價格進行監管,保證價格的相對合理。
劉恒斌:目前,內蒙古已經對采購量大的IT類產品進行了事前與事后相結合的監控。事前監控是指在網上詢價之前與中國·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價格指數溝通,確定產品的市場價格,并將其作為最高限價,要求供應商在此范圍內進行報價。事后監控是指每個月由該價格指數為我們提供分析報告,評估協議供貨產品。我認為,政府采購雖然是以節省財政資金為目的,但也要適當兼顧供應商的利潤。如此,企業才能得到發展,經濟才能實現繁榮。
費國炎:浙江省財政廳與省政府采購中心對部分協議供貨產品價格虛高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調查是以中國·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指數為基礎,經與北京中關村等電子產品市場實際銷售的同品牌、同型號、同配置機型的市場成交價格作比對(市場上沒有同型號、同配置機型的,按照相近機型配件價格調整后進行比較),大多數協議供貨產品的協議價格公允、合理,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廠商未嚴格履行政府采購供貨協議中所作的承諾,有82款產品協議價明顯高于市場可比價格,占抽查產品數的30.8%。
為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協議供貨長效監管機制,浙江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已對后續工作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建立健全協議供貨產品價格監管的長效工作機制;改革協議供貨產品及供應商(主要是電子產品)的競爭機制和協議供貨運行機制;完善協議供貨全省聯動工作機制;多管齊下提高監管時效;切實加強政府采購宣傳培訓工作;努力推進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體系建設。
陳燕平:天津市在2011年5月開始運行價格監測平臺,最初是與中國·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價格指數合作,運行過程中,各級領導都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關注,并作出批示,要求采集本地區的市場價格以確保對實際或成交價格作出更加客觀的監測和指導。為此,今年以來,我們與南開大學合作開發了政府采購市場價格監測平臺,對采購項目實時進行市場調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需求分析和價格評估,有效防止了豪華采購和天價采購。
常春波:我覺得可以建立全國統一的供政府采購參考的IT類產品價格指數,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國面積廣闊,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廣大企業在不同地區采取的經營策略也不同。所以,同一品牌、型號的產品在不同地區的市場售價區別明顯。另外,政府采購在倡導價廉的同時也要適當考慮供應商的經營問題。
張延成:在物美的基礎上,滿足用戶工作需要,再研究價廉的問題。我也認為,價格問題可由第三方監測機構進行比價。待時機成熟后全國聯網,做到中央與地方共享,從而有效杜絕IT類產品價格偏高的現象。
張和平:說到價廉物美,我覺得需要由完整清晰的配置標準來體現,不能是簡單的技術規格,還需考慮間接(隱藏)成本、設備故障、用戶體驗和工作效率或政府服務,以及性能和環保規范要求等因素。不完整的配置標準會導致買到采購價格低但是后續成本高的產品。
◆ 跳出購置成本 降低總擁有成本
主持人:近幾年來,企業轉型的呼聲漸起,政府采購需求也在轉變,不知道企業的各位代表對于服務政府采購的思路是否也在轉變?
張和平:在整個行業謀求轉型的背景下,戴爾也邁出了轉型的步伐,創新業務模式,提高企業執行力。戴爾的轉型有基于整個架構的明確方向,更加注重研究采購人的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完備的后續服務。
政府采購制度本著節約財政資金的目的,但節省財政資金不僅體現在購置產品環節,還應體現在節省IT產品后續使用和維護費用上,更應注重使用IT整體解決方案,降低總擁有成本。
凡士光:政府市場一直是希捷整體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公司各個層面的重視。相對于計算機等大件,硬盤雖然屬于小件,但希捷仍堅持致力于向政府提供標準化、服務完備的產品。
在產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我們將用戶的總使用成本作為考慮對象,竭盡所能地為用戶在用電、存儲空間等方面實現節約,并保證數據安全。目前是云計算迅速發展時期,希捷開始布局云存儲,為政府用戶提供政務云及公有云服務。同時,希捷已經轉型服務,在模式上進行創新,迎接新的挑戰。
◆ 誠信溝通 共同規劃頂層設計
主持人:政府采購事業發展離不開各方當事人的共同努力。請各位從自身實際出發談一談未來政府采購IT市場的發展趨勢。
陳新民:為政府機關提供基于業務需求的政務軟件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政府采購并不是簡單地以項目為對象的采購行為,而是以政府預算實物化為目標的采購行為。
我認為,做好政府采購工作的前提是做好部門預算,從源頭上提升工作質量。如果部門預算編制得不夠詳盡、專業,后續工作開展起來就會遇到諸多困難。
同時,與政府其他管理職能一樣,相關部門對政府采購制度的規劃也應有頂層設計。政府采購應將政府的管理職能和市場定位有效結合起來,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專家、中介代理、供應商及廠家信息共享庫十分必要。如此一來,可實現中央與地方的信息交互,打破當前信息不對稱的局面。
另外,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也是當務之急,通過標準體系,實現政府預算管理與市場競爭機制的良性互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監督管理會更加有效。
張海明:政府與企業之間應加強溝通,彼此誠信,才能共同推動政府采購市場發展。我們企業也到了轉型的關鍵階段,服務和產品都需要轉型。與單純硬件產品相比,企業將更重視服務。但是目前采購人對服務的認可程度并不是很高。實際上,一個好的企業、對用戶負責的企業,培養技術服務團隊所花費的成本非常高。我們十分希望政府能對我們優質的服務給予認可。
隨著產品與技術不斷升級,作為企業,我們希望政府能起到消費引導作用,使用性能較好的產品。如果政府不走在市場前端,整體市場環境就仍在低端徘徊。另外,服務外包是目前流行的服務方式,在這一點上,我們也希望政府能走在前面,在制度上進行改革,參與到市場轉型的過程中。
張和平:近年來,戴爾一直在實現轉型,希望為客戶提供更加有效和更有價值的服務。
目前戴爾已經能夠提供覆蓋整個客戶體驗的解決方案,包括咨詢建議、購買、實施、運營以及服務。時至今日,戴爾各種可擴展企業級解決方案也已經廣泛應用于政府、教育、金融、電信、醫療、制造等行業和領域。
現在,戴爾和用戶進行服務采購計劃之前,都會有嚴格而規范的程序,包括幫助用戶做調研、實際檢測等,就是希望通過簡單的測試讓用戶體驗到采購服務,好處在哪里,成本如何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得到用戶的認可,最終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宋京華:政府采購經過了規模迅速發展的第1個10年,第2個10年應是在科學設計頂層規劃的基礎上規范和健全政府采購市場。
在現有的管理體制下,有時滿足了及時供貨的需求,卻沒有滿足節約財政資金的需求;有時滿足了價格的需求,卻沒有滿足產品質量和總擁有成本的需求。這些問題,必須由相關職能部門采取較為綜合的手段,得到供應商等政府采購參與者的支持,在共同努力下加以解決。 當然,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由于IT市場變化速度很快,所以,從業人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充實新知識,并將其應用在采購實踐中。
孔德珠:以前在政府采購市場,打印機與打印耗材是不拆包采購的。通用耗材企業根本沒有為政府市場提供打印耗材的機會。
2009年,在政府采購相關部門的支持以及媒體的大力宣傳下,通用耗材被分包采購,開始進入政府采購市場。目前,從中央到各省區基本上都已實現通用耗材的分包采購,使得我們通用耗材廠商有了與原裝耗材企業公平競爭的機會。與原裝耗材相比,采購人每使用價值1000萬元的通用耗材,就可為國家節省同等金額的財政資金。
(文字/梁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