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理論實務 >> 理論前沿 >> 從評委會問題看專家評審制度完善路徑(上)

從評委會問題看專家評審制度完善路徑(上)

欄目: 理論前沿 時間:2014-02-21 19:44:26 發布:測試 分享到:

某集采機構的評審專家抽取情況年度統計顯示,有些評審專家1年能參與20多次項目評審;65歲以上評審專家人數占抽取總人數的近1/5,最大年齡為79歲

從評委會問題看專家評審制度完善路徑(上)

 

■ 鄧江平

不同于歐美國家的采購官制度,第三方專家評審制度是中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核心內容和顯著特色,在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加強政府采購評審活動管理、提高政府采購評審工作質量、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2011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已達1.13萬億元,社會經濟生活日趨復雜,采購活動中的新情況不斷出現,作為第三方專家評審制度重要載體的評審委員會和評審專家在采購項目評審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甚至直接給評審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導致評標結果出現偏差和錯誤,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評審委員會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實踐中,評審委員會表現出的問題主要有:有的評審專家在評標過程中帶有傾向性,責任意識不強,專業素質不高,不遵守評審紀律,評審專家數量較少、年齡偏大等。此外,作為評審委員會成員的采購人代表有的也存在傾向性。

評審專家方面

1.存在傾向性。一是根據商務、技術、服務、價格所占分值,在打分中進行有目的的調整,比如:在商務分、價格分確定的情況下,有意識地打高或者打低某投標人的技術和服務分,形成分值匯總后的高分或者低分。二是個別項目評審中不按評分辦法打分,以細化評分標準為由制定新的標準,個別評審專家甚至超標準打分。三是有意識地引導和影響其他評審專家打分。

2.責任意識不強。一是為加快評標速度,違反獨立打分原則,共同商議打分標準和打分分值,或者先由個別評審專家打分,然后其他評審專家參考其打分進行打分。二是不認真查看評分辦法,打分存在漏項、漏統的情況,改分不簽字,有時出現明顯打分錯誤。三是盲從采購人代表意見,而不是以評分辦法為標準。四是個別評審專家存在急躁心態,帶著情緒評標。

3.專業能力較差。一是不具備評審的能力,評審中沒有自己的主見,按照其他評審專家的意見打分。二是跨行業評標,評審專家不專,評審時沒有相應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比如,有的建筑、印刷類的評審專家評信息類項目,醫療評審專家評會議項目,物業評審專家評印刷項目等。三是不了解政府采購有關政策,評標過程不合規。四是能力弱、素質差的評審專家擔任評審組長,影響評審質量。

4.違反評審紀律。評審專家存在私自將評審機會轉給其他專家、泄密、應回避的不回避、遲到、擅自離開評審現場、不按要求上交手機、評審現場私自接打電話等現象。

5.評審專家數量較少,參加評審頻次過高。以某集采機構2009年至2011年參與10次以上評審的評審專家抽取數據(見表1)為例,2009年,參加10次以上項目評審的評審專家有26人,平均每人參加次數13.11次,其中參加評審最多的評審專家達到22次,平均每月近2次;2010年,參加10次以上項目評審的評審專家有50人,平均每人參加次數13.84次,其中參加評審最多的評審專家達到33次,平均每月近3次;2011年,參加10次以上項目評審的評審專家有29人,平均每人參加次數13.27次,其中參加評審最多的評審專家達到27次,平均每月2次多。數據說明,在隨機抽取專家方式下,部分評審專家仍然出現了較高的參與評審頻率。

另外,某些行業如物業、印刷、家具、汽車維修等行業評審專家較少,節能改造、木結構、餐飲酒店等較特殊行業評審專家更少,難以滿足評審工作的需要。

6.部分評審專家年齡相對偏大。以某集采機構2009年至2011年評審專家抽取數據(見表2)為例,2009年,65歲以上的評審專家共有146人,占抽取評審專家人數的22.67%,參加項目評審423次,平均年齡68.9歲,最大年齡79歲。2010年,65歲以上的評審專家共有112人,占抽取評審專家人數的17.58%,參加項目評審393次,平均年齡67.7歲,最大年齡71歲。2011年,65歲以上的評審專家共有121人,占抽取評審專家人數的20.06%,參加項目評審402次,平均年齡68.1歲,最大年齡77歲。

因專家年齡較大,有的在打分時出現計算錯誤,有的工作進度十分緩慢,有的不會使用計算機,請別人代為操作等。

采購人代表方面

1.有的存在傾向性。一是在招標文件的商務、技術、服務部分設置排他性條款。二是在打分中對符合意向的投標人在主觀分項上打高分,對不符合意向的投標人打低分。三是在評標開始前的說明環節和評審過程中,暗示或明示潛在中標人,引導或影響評審專家打分。

2.有的專業素質不高。表現為對相關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及相應的程序、要求不了解,對采購項目涉及的商務、技術、服務等內容的基本標準和要求不熟悉。

3.有的不遵守評審紀律。主要是現場接打電話,有時評審現場采購人較多,有的不是評審委員會成員但在現場發表意見等。

基本原因分析

評審委員會出現的問題,反映出評審專家權利、責任、義務不對等,專家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采購需求無原則擴大化,采購的組織實施標準不一等缺陷。

制度方面

1.評審專家權利、責任、義務不對等在評審專家制度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評審專家享有評審權、表決權、推薦中標候選供應商權,同時承擔評審、守紀和報告的義務,但評審專家應該承擔的責任即違規處罰所禁止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難以調查和取證,無法對違規評審專家進行處罰,形成了實質上的評審專家權利大而責任輕的局面。二是供應商對采購結果進行詢問、質疑的對象是采購人或者集中采購機構,而不是直接決定采購結果的評審委員會及評審專家,評審專家的義務只是解答咨詢或質疑,忽略了重要的評審過程出現問題應該追究誰的問題,形成了質疑投訴環節評審專家的權責不對等。

2.專家使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欠缺落實。具體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一是評審現場管理制度缺失。采購人、評審專家、執行機構在評審活動中的職責和權限沒有明確界定,評審現場的組織實施和管理難于操作。確認評審委員會組長制度松散,任何評審專家都可以擔任,導致某些素質較差的評審專家擔任組長,影響評審質量。2012年6月,財政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評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庫〔2012〕69號文),明確了評審工作相關各方的職責,對加強評審現場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是評審專家信息反饋制度未有效建立。對評審專家業務水平、工作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和系統地收集整理不夠,未能及時把握評審專家評審中的有關問題,沒有形成良好的評審專家退出機制。

三是評審專家培訓考核制度不到位。評審專家沒有定期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面學習,缺乏職業道德教育。現行的規定為每2年對評審專家的資格檢驗復審一次,時間過長,每年甚至在每個具體項目上,評審專家客觀上可能存在不完全履行自己職責而又不足以受到處罰的情況,2年后再復審,積累問題較多。

四是評審專家任用資格條件寬松。相關領域工作滿8年,具有本科(含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是評審專家資格條件中僅有的硬性條款,這導致評審專家水平參差不齊。

五是對技術復雜、專業性極強的采購項目,通過隨機方式難以確定合適評審專家的,相關制度規定經報批可以采取選擇性方式確定評審專家,這在實際執行中難以落實。

六是評審專家資源共享未落實,如在京中央單位在政府采購中不能使用行業或者協會組織、大型國企的專家庫。此外,專家庫分類不細、評審專家多行業同時入庫注冊也是重要原因。

評審專家方面

1.有的評審專家專業能力較差。評審專家任用資格條件寬松,導致并不具備真才實學的人員進入了專家庫。

2.優秀專家資源較少。現有的專家使用管理模式對部分專業精通、職業道德好、能力強、認真負責的專家吸引力不夠。

3.個別評審專家職業道德缺失。個別評審專家成為投標人公關的“俘虜”,與部分投標人之間存在利益鏈條。

采購人方面

1.實際采購中,首要考慮的因素是在依法合規操作、體現政策目標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滿足采購需求,而需求是否合理則是次要考慮因素,因而采購人代表的傾向性有了客觀的存在空間。

2.采購人內部采購機構設置不統一,有的屬行政部門,有的屬事業部門;工作人員有的是專職,有的是兼職。標準不同,要求不同,執行政府采購中對政策的把握難免出現偏差。

3.評審現場人員及數量沒有相應的規定,造成評審現場采購人有時較多。財庫〔2012〕69號文下發后,該情況有所好轉。

執行機構方面

1.評審現場組織管理的規范化不夠。各執行機構在評審現場的要求標準不一致,有的制度比較健全,有的缺乏相關制度;有的宣布評審紀律和廉政要求、收取手機等,有的則簡單化處理或干脆省略。

2.有的執行機構沒有相對獨立封閉的評標室,在硬件上無法做到在評審期間的全程監控以及做到評審專家相對隔離和通訊隔離。

3.與監督管理部門及時和定期溝通不夠,相關問題不能反饋到管理部門。

4.評審專家勞務費偏低,評審專家認為付出的勞動與收入不匹配,評審中比較消極,個別評審專家甚至拒絕領取勞務費或者撕毀評標報告。

(作者單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空无限传媒好闺蜜2| 翁房中春意浓王易婉艳| 大炕上农村岳的乱|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91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韩国三级在线高速影院|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在线免费观看h片|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织田真子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什么网站可以看毛片|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1老师国产黑色丝袜在线| 在人间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