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 慎防專家評審“跑偏”
新十年 新思維
規范與效率
有人說,規范與效率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對政府采購來說,兩者缺一不可,更需協同作戰。因此,如何在雙輪驅動中實現“三公”是中國政府采購在下一個十年需要解決的大課題。
王東普
區縣政府采購監管應加強評審專家的源頭監管,規范評審專家的行為。
強監管 慎防專家評審“跑偏”
北京市大興區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王東普
面對目前政府采購實際存在的問題,如招標方自備專家庫不規范、綜合評分法應用性不強和評審專家傾向性打分行為等,我認為,區縣政府采購監管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實際工作:
做好評審專家源頭監管
評審專家合理有效打分是政府采購公正定標的基礎,是政府采購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抽選合格且有實力的評審專家則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工作中我們應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應對因體力、精力不支和專業知識差等評審能力不足者婉拒,并做好事后記錄以實現動態管理。二是應對與評審專業偏離性大者要慎用,實際操作中對市總終端專家庫資源分析,對與本區采購業務內容偏離較大要提前做好應對。三是對評審專家抽取次數要限制,應制定禁止同一專家在短時間內反復光顧政府采購前期論證、尋標和評標現場。四是應對評標能力不勝任者、職業道德差者做好事后記錄,并在今后實際工作中予以嚴格規避。五是應做好對專家自備庫維護管理工作。
把好綜合評分法效果關
綜合評分法在政府采購評標環節中具有中和價格分、兼顧綜合分、力求整體分的評審效果。對此,實際工作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完善財務狀況分值的評定。針對目前招投標公司在評審環節重技術標輕商務標現象,應要求投標供應商提供財務報表體系和相應的財務輔表,并隨投標書一并附上相應考核用財務指標,并強調實際評審操作時,利用通用絕對額參考指標,如凈資產、凈利潤和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等。二是業績分值評審要細化。應對投標書業績量方面嚴格規范,對出具的中標書、貨物驗收單、簽訂中標合同等要在簽訂或履行時間、文件序號等充分明確,并輔之履行情況的證明、銷售清單、完稅證明等。三是加大售后服務標段評審力度。應從售后服務涉及的保修期、維護年限、技術培訓、響應時間和售后服務體系等承諾性評審內容出發,杜絕單純從其提供“量”大小的角度考慮,要從行業特點、企業實力、交通便利、企業名譽、供應商過往服務記錄等多方面考察分析,并搜集歸納整理相關行業售后服務參數信息庫,以備評標參照用。四是合理界定投標價格極低分值,對極低或甚至低于同類產品成本的報價要嚴格把關。
規范評審專家行為
為促進評審專家公正評標打分,實際工作中應力推以下工作內容:一要規范投標書的制作、膠封內容。投標供應商按照招標書編制要求,將投標書中的技術文件作為主觀項標,編制時要隱去與此相關的全部企業及相關人信息,并用招投標機構統一規定的排序碼在膠封完好的標書封面標注。對于商務文件、價格文件等可作為客觀項標,仍實行現行招投標書編制方法編制。然后將分編分裝膠封的主觀項標和客觀項標再合裝膠封后投標。二要完善投標書前期拆封、唱標和初始登記工作。在招標書規定的開標當天截止時間內,在財政、審計及監察部門的監督下當場拆封總套裝的投標書,將主觀項標書膠封面排序碼與開標報價一覽表中標注的排序碼核對一致后,連同唱標對應的投標報價由專人錄入電腦以備評標。三要規范獨立評標打分、嚴謹匯標工作。在嚴謹的音、視頻監控下,由現場監管部門有關人員對投標商主觀項標書重新編號,做到與原主觀項標書膠封面排序碼高度一致且保密性強,暴露給評標委員會投標商信息只是重新編號,這可徹底消除其主觀傾向性打分行為。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