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前景可觀
電子發票前景可觀
英國公共部門正面臨著在不影響醫療、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務質量前提下節約成本的壓力,而電子發票則可以通過財務流程自動化、消除紙質交易和加快付款的方式使公共部門達到節省大量資金的目的。
分析人士指出,公共部門使用電子發票在商品和服務采購方面平均節省0.5%至2%的費用。如果按2010年英國2200億英鎊采購規模計算,電子發票可以為其節省10億英鎊以上的費用。如果政府將電子發票應用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的話,那公共部門每年能節省120億英鎊的費用。
英國電子發票倡議組織(UKeAG)等機構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電子發票在英國國內推廣。通過在英國議會下院與商務、創新和技能部舉行的定期會議上的討論,UKeAG至少讓人們明白了一點:圍繞電子發票所形成的歐盟政策法規對英國的公共與私人利益大有裨益。
據了解,此前英國公共部門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夠節約成本的電子采購上。然而,在商品或服務訂購事項辦結、供應商開具紙質發票后,電子采購過程所謂的“省錢”也大打折扣。目前,英國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點,并開始實施電子發票制度,以作為電子采購活動的補充。
此外,英國政府目前通過“金融健康”運動以及強調及時付款重要性等舉措間接推動電子發票在英國的使用。英國中小企業獲悉,出具電子發票,它們就可以按時得到應得的款項。與此同時,政府實施的“梅琳計劃”也間接推動電子發票的使用。該計劃要求銀行向國內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通過對發票的快速確認,英國國內包括公共部門在內的大買家就可以要求銀行介入對企業的幫扶,并要求通過對供應商提前付款的方式為其融通資金。
英國電子發票領域專家奈吉爾·泰勒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英國強制使用電子發票還不太可能,但國內私營部門、企業以及像UKeAG這樣的機構將全力推廣使用電子發票。由于電子發票能夠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快速支付制度的形成,因此,電子發票肯定會得到英國各界的認可與支持。他說:“一旦公共部門帶頭采用電子發票的話,我個人認為,電子發票很快便會在英國國內普及。”
(戴正宗編譯)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