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為快
《中國政府采購制度實施狀況調研報告》跟蹤報道
一吐為快
天涯論壇網友 穿馬甲看戲2:
聽到早上央廣新聞說,報告稱100%的中央政府采購均低于市場價,問題全部出在地方。這樣一份報告可信度有多大?
遼寧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 孫中才:
協議供貨只是政府采購諸多采購模式中的一種,調研僅以此為依據對政府采購工作進行全盤否定,這種以點概面的出的結論過于草率,并誤導了公眾對政府采購工作的正確認知。政府采購中存在的問題需要被揭露,以便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但我認為調查研究應基于大量客觀數據與對行業深入研究基礎上,將事實真相呈現在公眾面前。
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姜毅:
只調研了4個省,而且以電子類協議供貨價格作為分析判斷的支撐,得出政府采購價格應該是電子網站上賣的價格這一結論,這明顯是片面的。在安徽,所有協議供貨的供應商、價格等都是公開透明的,在網上可以查到的,歡迎社科院來調研。
宏碁電腦(上海)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大客戶事業群總經理 宋京華:
科研機構要發布關于政府采購的相關調研報告,一定要具有嚴肅性和公信力。建議科研機構對于所調研的數據,要找具有多年從業資歷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政府采購集采機構及供應商進行數據核實。如果數據不具有公信力和有效性,那么這樣的調研將不具有生命力。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孫昭倫:
價格是衡量政府采購效率的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標,政府采購還需要發揮政策功能。目前,我國政府采購市場上的確存部分產品價格偏高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并未覆蓋所有政府采購內容之中。
江蘇省南通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施克儉:
協議供貨和批量集中采購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極少,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是公開招標。另外,政府采購商品的服務不一樣。比如通常質保期是1年,但有的采購單位提出的是3到5年。另外付款方式也不同,項目驗收后,支付90%貨款、一年后支付余款。所以財務成本不同,報價自然不同。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王叢虎:
不管《中國政府采購實施狀況調研報告》內容如何,它終究是一種聲音。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