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田”到“樣板間”
政府采購法實施十年報道之浙江
當前,浙江政府采購工作正面臨著深化改革和市場開放的雙重挑戰。如何在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省份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迎接國際競爭,構建政府采購市場新格局?
從“實驗田”到“樣板間”
——浙江省政府采購中心恪盡職守12載,致力于提升政府采購的滿意度和公信力
■ 本報記者 馮藝
當采購人在2012年給浙江省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采購中心”)打出97.37的社會評價分時,這家與浙江省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同步發展的采購中心已經走過12個春秋。
12年來,經歷過“規范第一”的改革初創期和擴面增量的規模飛躍期,如今的采購中心把不斷提升政府采購的滿意度和公信力作為主要工作目標,立足規范,注重服務,強化責任,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以陽光的心態,規范、務實的作風,為集采事業恪盡職守。
立足規范 讓制度和機制決定一切
規范,是做好集采工作的前提,是核心,是生命。自1999年12月采購中心成立的那一天起,規范的主題便不曾改變過。如今,“讓制度和機制決定一切”已經成為采購中心的行為準則和文化內涵。
作為省級集采機構,采購中心對全省集中采購工作起著明顯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對省級各單位的集中采購業務也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帶著這份責任,采購中心從創新制度和機制、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入手,逐步形成了一套對采購行為具有較強約束力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包括制定完善《政府集中采購操作流程》、《浙江省政府采購中心工作人員紀律》、《浙江省政府采購中心內部操作規程》、《政府采購電子化流程限時辦結制度》以及采購方式確認制度;采購需求和文件審查、復核、確認、發布制度;開評標現場管理制度;供應商咨詢質疑受理制度;采購項目負責制;采購人員AB角工作制度;檔案、財務管理制度等。
經過12年的完善、積淀,采購中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已經涵蓋采購業務全過程,基本上確保每個采購項目實施、各個采購環節操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項目執行AB角雙人負責機制和事前(采購需求和方式的初步確定)、事中(采購項目的執行)、事后(采購項目履約的監督)分段操作機制相得益彰,形成了采購過程在不同環節相互監督和制約的機制。
注重服務 抓質問效贏滿意
25個人,年集采任務近40億元,尤其是近3年來,采購中心累計受理集中采購項目已達5000批次,組織簽訂政府采購合同4000多份,服務省級采購人1000多家、國內外供應商8000多家。這樣的工作量與12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如何在采購任務成倍增長的情況下實現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快速提升,成為采購中心近年來著力攻克的課題。
針對政府采購滿意度不高的現狀,采購中心從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入手,對一些常態化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協議供貨價格虛高、采購效率低下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承諾:在其他采購各環節不影響正常流程的情況下,政府集中采購項目一般在受理委托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招標采購工作,非招標項目為25個工作日,力求做到絕不因為采購中心的工作環節而影響效率。
2011年,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創新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意見》為契機,采購中心規范和簡化了采購程序,同時制定了集中采購項目預告制度、采購事項一次性告知制度、重要項目負責人制度等,各項公開、透明和規范化措施得到進一步落實。2012年,采購中心配合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協議供貨價格的監控和監管措施,對不誠信供貨商進行處罰。同時,通過電子信箱、調查問卷、意見征詢表、召開省級采購單位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力求以真誠的服務贏得采購人、供應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強化責任 打造“陽光采購”品牌
回首12年發展之路,采購中心主任毛激翔感慨萬千。他說,規范形成、規模飛躍、政策落地、機制成熟等方面無不體現采購中心的跨越發展,如今,省本級集中采購目錄達到39項,集中采購金額占采購總規模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集中采購主體地位的不斷鞏固,促使采購中心不斷思考未來發展之路。
如果說2005年10月底,采購中心遵照省政府決定,成建制劃轉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是一次情感上的重大變遷的話,那么不可阻擋的信息技術發展之勢則給采購中心帶來了新的發展命題。
“借助于信息技術,對政府采購公開、透明原則的踐行呈現出措施手段多元化的特征,所謂‘陽光下的交易’將被更新詮釋,這種影響是顛覆性、革命性的。”毛激翔說。采購中心從2008年開始全面應用浙江省政府采購管理系統,已經走過了摸索階段,如今采購項目的程序和流程實現格式化、標準化、電子化,避免了人為的“有情”操作,讓政府采購活動處處留痕、留影、留聲。而電子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運用,也為采購中心致力于集中采購的公開、透明創造了條件。
幾年來,采購中心一直致力于如何把政府采購公開工作做向深入和極致。除了保持公開招標采購方式的絕對主流地位外,堅持對每個政府采購招標項目做到“十公開”,將采購流程和受理事項、采購方式確認、采購項目經辦人和項目進度、采購需求征求意見、前期論證情況、招標文件征求意見、評標辦法與評分標準、評審紀律、評標現場組織和供應商投標報價、評審結果、中標價格和評審人員名單以及質疑投標渠道和程序等幾乎所有可以公開的工作內容無一不“曬”了出來。
毛激翔說,要回答社會各界的疑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采購中心所做的一切都在陽光下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檢驗,做到敢于公開、勇于公開、堅持公開、徹底公開。
“提升政府采購的滿意度和公信力,聽起來像一個愿景,很空很虛,要將其變為現實,可能意味著每一個細節都要面臨顛覆和變革。”毛激翔說,像采購中心這樣曾經的改革“實驗田”,有責任為政府采購事業的發展做出口碑、打造品牌、樹立榜樣。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