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反思研究數據的可得性問題
需反思研究數據的可得性問題
國際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羌建新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研究者所使用的樣本能否得出穩健的結論是一回事,能否得到足夠多的樣本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發布會上有關發言人的陳述來看,《中國政府采購制度實施狀況調研報告》使用的應該是政府采購部門回復的數據,數據的真實有效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是問題在于大部分政府采購部門未回復。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數據的真實有效,而在于數據樣本空間的容量。因為除數據的真實有效外,有效樣本的數量同樣會影響到結論的穩健性。但是,如果政府采購信息不公開透明,又何來足夠的樣本空間呢?
姑且不去評判研究者這一研究的具體結論如何,僅從一般意義上說,如果政府采購信息披露、透明度問題不解決,那么可能的研究偏差、媒體誤讀、公眾質疑就不可能消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相關職能機構對于政府采購信息的披露存在較大缺失的現實背景下,我們無從判斷研究者結論的科學性。
因此,無論研究者的具體研究結論如何,我個人認為,在這一問題上,更需要反思的是研究數據的可得性問題,而非研究方法的問題。為了形成研究者、媒體、公眾對政府采購的正確認知,首要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的問題,其次才是研究方法的問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