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變革實施的5個關鍵點
數據變革實施的5個關鍵點
以數據應用為核心的財稅信息化技術體系框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事物,涉及面比較廣,如何能夠實施好該類型的項目,將技術體系框架落地,創造出預期的業務價值?筆者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出以下5個關鍵點。
建立將數據分析視為核心資產的文化
數據應用不僅僅是一個IT項目,它涉及財稅單位的方方面面,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將它定義為一個“一把手”工程,領導要高度重視,不僅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要予以支持,同時要強有力地推動與數據應用相配套的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的變革。要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推行以數據分析為驅動,以事實為依據的工作管理決策模式。
制定整個財稅單位數據應用藍圖
數據應用項目建設一定要站在財稅單位全局的視角,定義整個單位范圍內的數據應用的愿景、戰略和要求,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系統地規劃業務需求,在業務需求和IT實施路線圖之間要做到高度協調統一,將業務與技術實現有機融合。
從現有的數據入手,實現近期目標
數據應用涉及業務范圍廣,建設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整個建設周期通常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項目需要持續地建設和不斷改進。但是,在初始階段,一定要根據業務需求的緊迫性以及數據現狀,選擇一到兩個“速贏”項目,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近期目標,初步見到業務成效,這對于提升項目相關各方的信心會有很大幫助。
重視數據質量、夯實數據基礎是關鍵
提升數據質量是一項基礎性的、不易看到的直接成效,同時又非常繁雜的工作。但是數據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數據應用的成敗。數據應用項目要取得好的成效,一定要先從數據質量抓起,對歷史數據要做好清理補錄工作,同時建立長效的數據治理機制,建立數據責任人制度,規范業務操作,制定數據標準,完善數據框架。
根據業務優先級逐步建立分析能力
越來越多新的分析工具與技術在涌現,相比之下國內大多財稅機關內部對分析工具與技術的應用能力是一個短板。財稅單位要發展成為一分析能力為驅動的智慧型單位,就必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專業分析團隊,掌握分析技能,以滿足數據應用對信息化人才的要求。
在“數據爆炸”的今天,財稅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正向以數據應用為核心的技術體系框架“轉型”,只有“轉型”才能為財稅工作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技術支持,并將信息化作為新的生產力,促進財稅行業不斷地改革與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財政稅務局)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