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購買APP:提供公共服務的新選擇
聚焦政務APP
政府購買APP:提供公共服務的新選擇
臺灣首推“環境即時通”APP服務
■ 本報記者 賈璐
4.64億人,1000億元。這兩個數字分別是當前移動網民的數量和預估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產值。在全新的溝通時代,政府如何更好、更快地提供公共服務?目前,政府APP(第三方應用程序)在美國、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逐漸興起,與之相比,中國大陸地區的移動電子政務發展速度略顯緩慢,企業或居民可以下載、使用的政府APP還很少。
是采購APP的時候了
“天天用手機的人比天天用電腦的人多多了,政府APP一定比政府網站的傳播效率高。”東來智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新宇用這句話來說明政府購買APP的必要性。
APP能否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呢?雷鋒網駐北京首席代表、創客馬拉松發起人張明的觀點很具代表性:“政府APP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政府做好公共服務必須采用的工具、平臺和手段。比如,在重要時刻和緊急事件發生時,政府APP實際能提供一條權威、迅速的官方信息渠道。”
他認為,政府APP能夠有效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社交、本地、移動的特點拉近政府與公民的距離,降低溝通服務成本,做好公共服務。
北京云聚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藍蘇沖也認為,溝通成本低、時效性強、使用便捷,APP自身的屬性優勢在招商引資、公眾服務、醫療衛生、政策宣傳等方面可以協助政府更好地發揮社會管理職能,更好地服務民眾。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官員、助理研究員宋雅琴則指出,不是每種APP都適合被政府購買,也不是每種APP都需要被政府購買。
她認為政府采購APP之前,必須先確定3個問題:一是移動互聯網的形式是傳播這種信息的較優方案。二是相關政府信息需要由特定供應商進行傳播。三是這種信息有需求,但又不足以形成有效需求的市場,非常需要政府進行干預。
在采購APP的條件方面,隨著3G網絡覆蓋絕大多數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移動網民數量已達到4.64億,而且隨著軟硬件的成熟和價格下降,可以預見一兩年內,智能手機的推廣將有燎原之勢。
另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中國手機應用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產值達到了712.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82.8%;并預計2013年增長率為47.4%,市場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業內人士均認為,這表示我國推進移動電子政務的硬件條件已經成熟。
與此同時,國務院不斷釋放加快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和扶持“智慧產業”的信號。國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員呂漢陽認為,這為政府購買APP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采購貼近百姓的APP
討論到在目前的條件下,哪類APP適合由政府采購,免費提供給企業或居民使用,業內人士均認為,目前我國推進移動政務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放矢,選擇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普適公共服務類、普適公益慈善類、普適公共教育類的APP進行采購。
例如天氣預報、報警、火災報警、社區公共服務、公共設施報修、公共設施查詢(例如公共廁所分布)的APP等。
北京云聚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張帆認為,目前,教育、醫療、新聞、旅游、商務、工具最適用于被政府采購來提供公共服務。
李新宇以一款教育類APP為例,說明了政府采購APP所帶來的雙贏效應。
他說,在推廣使用中,這款APP的市場渠道推廣費用比產品本身的成本費用要高很多。如果此款APP由政府集中采購,可使家長的實際使用費用降低一半以上,而APP研發公司也能在出讓一部分渠道推廣費用的情況下得到合理的收益,這樣有助于進一步將此發展壯大。
宋雅琴認為,購買APP時,必須考慮政府服務的普遍性、 財政普遍補貼性價比的問題。
她指出,使用APP推廣政府服務,意味著只有智能手機的用戶才能有機會分享這一服務。那么與短信這種更普遍的信息形式相比,公共服務的普遍可獲得性這一點需要考慮。“換言之,有些信息通過短信能夠送達用戶的,就不需要專門采購APP了。”此外,她指出,針對特定用戶的某些公共服務,例如為出境者提供使館信息,顯然只有少數人使用,那么就要考慮,是公共財政進行普遍性的補貼性價比高?還是只要讓需要者付費購買性價比高?
需科學設置評分標準
APP好用,采購時怎么設置評分因素、怎么評估價格卻讓沒吃過“螃蟹”的政府采購人犯難。
為此記者請教了研發制作APP的業內人士,他們指出,APP的實用性、穩定性和安全性最重要,應當將其設置為評分因素。
張明詳細分析道,采購APP時,評分因素可設置為以下4點: 一是實用性,這是政府采購APP應滿足的基礎要求,要能真正地去為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發揮作用。
二是穩定性,APP的系統架構要能容納一定數量的用戶,不會在高峰期崩潰。
三是安全性,政府采購APP很多關系到國家利益、公民個人利益、企業的商業利益等,必須同時保障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避免有政府不知道的后門存在。 四是創新性,APP研發的門檻不高,要杜絕簡單復制、粗制濫造的APP被采購。
藍蘇沖指出,在具體采購中,還結合APP的市場定位、用戶基數、功能設置、用戶體驗、語言版本、適用平臺、下載量等因素綜合評估。
對于功能實用性和操作便捷性,李新宇說:“能讓3歲小孩也會使用是最高境界。”他表示,APP的主要要求其實不是功能多,而是簡單實用,一看就懂,拿著就能用。比如一鍵110報警、一鍵120急救、基于手機位置的停電停水公告、極端天氣告警、公共設施維修等。
對于APP的穩定性和普適性,李新宇指出,由于手機種類繁多,要在不同的智能手機上都能使用,良好的適用匹配性很重要,要讓絕大多數的手機使用者都能順利地下載安裝。由于都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訪問,后臺的強大功能、高性能和穩健度都是重要指標,否則可能會導致軟件癱瘓而帶來不良影響。
在如何估量APP價格方面,張帆建議說,可以在綜合考慮項目的周期、團隊人數以及IT業的平均薪資水平后再做出成本的測算,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利潤空間。
海外傳真
美國:APP滲入日常生活
美國政府在APP開發上已走在全球前列,不僅提供的應用程序種類繁多,而且涉及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款智能旅行的應用程序不僅能為公眾提供海外旅行預警資訊,還能提供美國大使館在當地的定位信息;另一款美國紅十字會避難所一覽APP,能提供所在區域內所有的避難場所及颶風防災減災信息。通過政府部門APP還能了解福利金領取所在部門,附近公共醫療診所地址,甚至為孩子完成公立學校的注冊。
英國:向病人開APP處方
如今,英國醫生可以像開藥單一樣向病人開APP處方,這些APP可以更好地跟蹤管理病人的健康數據,并盡力為英國健康部門實現節省成本的目的。“科技進步在健康服務領域發起了一場變革,而我們正在尋求一種方式,能令醫療衛生部門更好利用APP服務病人。”英國衛生部長表示。
韓國:開放公共信息 搭建APP平臺
韓國政府早在2010年就計劃搭建政府APP平臺,私營企業與開發者能利用政府公開的公共信息,開發各類移動應用軟件,令公眾在該平臺上獲得更多政府推進的各類公共信息,如天氣預報、交通狀況提示及就業信息等。為確保競爭性,同時鼓勵公眾更多使用政府APP商店,該APP商店基于開放式應用接口,政府降低了私營企業與開發者獲得政府信息的門檻,以便其更好開發移動設備中的APP產品。
新加坡:鼓勵開發者運用APP
新加坡政府在今年舉辦了一場云端服務與創新應用大賽上,鼓勵開發者運用政府開放資源做創新應用。一款獲得最佳社交影響力的APP,就是運用了由旅游執照局提供的地理位置資訊,讓飯店或餐廳在打烊前,向附近的APP使用者發出即時優惠通知,從而減少餐廳事務浪費,并未消費者省錢。
印度:發布政府APP商店
印度政府今年發布了政府APP商店,該平臺由印度電子與信息技術部開發,旨在創建一個政府部門間共享的APP、組件與WEB服務儲存空間。公眾能通過政府APP商店下載應用程序,獲得更多的服務與資訊,這不僅能減少公眾對政府工作的錯誤認知,還能增加政府部門信息透明度。未來,印度將向個人開發者開放政府APP商店,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集資與付款機制、合同管理等。
(本欄文字/朱穎)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