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家企業亮出汽車再制造成果
編者按:再制造不等于“二手貨”,它延長了產品全壽命周期,節約了能耗和材料,開啟了循環經濟的新形式。我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現在迎來多家企業亮出再制造研發成果、國家財政給予大力扶持的有利時期。再制造產業的興旺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國內多家企業亮出汽車再制造成果
本報訊 記者吳敏報道 中聯重科油缸修復再制造技術研究項目進入實件考核階段、一汽錫柴再制造基地與博世公司合作研發生產的電控噴油器再制造大量投入市場、濟南柳工機械再制造首臺挖掘機順利下線……8月份,國內多家企業亮出了汽車再制造的研發和生產成果。
國內部分企業在再制造零部件研發上狠下功夫、成功顯著。8月初,一汽錫柴發布數據稱,今年1月-7月,再制造發動機產銷量同比增長147%。同時,該公司通過與博世公司攜手,開辟了國內發動機電控噴油器再制造的先河。一汽錫柴再制造基地聯手博世公司進行電控噴油器再制造,目前已有1.3萬只再制造電控噴油器投放到市場。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控燃油系統是電控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其價值占整個發動機價格的20%左右。
另外,中聯重科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合作開展的油缸修復再制造技術研究項目正式進入實件考核階段。據了解,早在2011年,中聯重科便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接觸,探討合作研究混凝土泵車再制造技術。如將新技術運用到產品中,可以讓液壓油缸的修復材料性能提高30%以上,實現液壓油缸再制造產品性能不低于新品的要求。
國內企業在再制造整車研發方面也同樣成果突出。8月15日,濟南柳工機械再制造首臺挖掘機在濟南章丘明水經濟開發區的柳工再制造工業園順利下線。據悉,廣西柳工早在2009年就已經成為工信部發布的首批35家再制造試點企業之一。
國內企業在再制造研發技術和生產方面頻頻報喜,這對于起步晚、技術落后的我國汽車再制造產業而言,是一個值得欣慰的好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印發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啟動“以舊換再”試點工作,表示年內率先以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再制造產品為試點,并明確將再制造試點企業生產的部分量大面廣、質量性能可靠、節能節材效果明顯的再制造產品納入財政補貼推廣范圍。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一政策的出臺又將反過來促進企業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再制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中。
此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僅次于美國,為1.2億輛,消費者通過交回舊件并以此作價購買再制造產品,這無疑是一個前景無限的商機。上述專家認為,再制造是我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以汽車再制造產品為試點是考慮到該行業的再制造產品較為成熟,而且我國已經成為汽車消費大國,報廢汽車及零部件的數量逐年增加,把汽車再制造產品的補貼作為試點有利于促進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提升,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從而實現循環經濟。國家的補貼也將促使汽車企業投入更多資金在再制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
據了解,《意見》對符合“以舊換再”推廣條件的再制造產品,中央財政按照其推廣置換價格(再制造產品銷售價格扣除舊件回收價格)的一定比例,通過試點企業對“以舊換再”再制造產品購買者給予一次性補貼,并設補貼上限。具體補貼比例、補貼上限和推廣補貼數量在“以舊換再”推廣企業資格公開征集公告中明確。這一規定也顯示了試點補貼的公平性。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