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在條件基本成熟的時候,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昨日現身“財經年會2014”時透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產品價格逐漸過渡到資源要素價格市場化的過程,而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是實現金融資源最優配置的必要條件。
“目前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運行良好。”她還建議,在資金配置過程中,政府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并在政策性金融方面做出相應的工作,使全體人民能夠享受到普惠金融的成果。
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
胡曉煉說,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產品價格逐漸過渡到資源要素價格市場化的過程。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是實現金融資源最優配置的必要條件。
她介紹,央行在過去幾年一直在穩妥有序推進利率的市場化改革,今年又進一步放開了貸款利率的上限。下一步,還將建立約束鼓勵機制,著力提高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這方面我們正在完善貨幣市場、信貸市場基礎利率,報價機制,強化金融市場基礎利率體系的建設。”
另外,央行還在探索建立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的框架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胡曉煉表示,根據我國的國情,逐步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從以數量型為主,向以價格型為主轉變。通過調整中央銀行政策利率影響市場的基準利率,進而引導和調控各類市場利率。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她還透露,條件基本成熟的時候存款利率管制也將擇機放開。“放開存款利率限制是利率市場化最終的一步。”她說,此后就可以做到由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通過在競爭性市場中自主定價,發現和決定市場的均衡利率,從而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
她提到,匯率形成機制也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問題,從微觀層面已經看到,匯率逐步向均衡水平的靠近和浮動,都能夠促使企業減少對低要素價格的依賴,提高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增強實體經濟應對外部變化的彈性。
從宏觀層面上,匯率改革對國際收支趨向平衡發揮出相應的作用,而國際收支達到基本平衡的狀態,也反映了資源在最優配置中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
平臺融資或掩蓋風險
胡曉煉說,“如果政府成為資源和資金的主要使用者,必然就會有其他市場參與方的資金需求可能會受到擠壓,因此政府參與資源配置需要考慮適度規模。”胡曉煉表示,政府還需要彌補市場缺失的如公共服務、民生等領域。
胡曉煉還提醒,政府參與資源的配置過程中需要一套規范、透明的市場化方式,各種隱形、間接使用資源,會產生潛在不良結果。“比如一些通過平臺融資,可能會使真正的風險有所掩蓋,而且還會使得融資債務規模過大。”她說,政府在有效約束不足的情況下,間接使用資源可能產生腐敗和尋租。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