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通用類產品采購組織形式
編者按
近年來,針對部分政府采購項目價格虛高的難題,中央以及部分地區政府采購部門都在積極破題。本期推出專題,對部分省市優化通用類產品采購模式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優化通用類產品采購組織形式
在通用類產品采購業務座談會上,與會代表提出——
尊重市場規則 實現有效競價
本報訊 記者程紅琳報道 在日前召開的通用類產品采購業務座談會上,與會代表圍繞批量集中采購實施現狀和今后優化路徑以及通用類產品采購的主要問題與優化措施等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據悉,為充分交流溝通通用類產品的采購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探討通用類產品采購優化模式及未來發展趨向,5月22日,中國政府采購報社與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聯合舉辦的“通用類產品采購業務座談會”在京召開。座談會現場討論氣氛熱烈,與會代表肯定了過去一段時間各地優化通用類產品采購模式取得的成績,并對當前通用類產品采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剖析。
近年來,為破解部分政府采購項目價格虛高的難題,中央以及部分地區政府采購部門積極探索和完善通用類產品的采購模式。對此,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主任王力達指出,通用類產品采購需求大、頻率高、范圍廣,占政府采購份額高,其采購價格是公眾和采購部門都極為關心的。“但是,低價不是衡量政府采購效果的唯一標準。在新形勢下,我國政府采購所倡導的‘物有所值’理念是西方政府采購歷經200多年實踐證明的,是值得學習借鑒的理念。”王力達認為,采購組織形式的創新應尊重政府采購市場規則,讓產品價格實現有效競爭。
全國人大機關采購中心主任程慶柏從加大通用類產品價格監管的角度出發,介紹了全國人大政府采購中心的做法,即陽光采購、陽光心態、陽光面對。“陽光采購就是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全國人大機關采購中心成立8年來,沒有一起有效的投訴。”程慶柏說。
作為一種創新的采購模式,批量集中采購的實施與推廣,也引發了業內對完善協議供貨模式的思考。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高曉東指出,協議供貨雖高效、快捷,但價格監管難度大,批量集中采購在遏制產品高價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存在執行周期較長等問題,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是新時期我國政府采購面臨的重要課題。據高曉東介紹,北京市從去年開始,積極破題,目前該中心試行批量議價采購,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陳燕平則將近年來搭建電子競價平臺,創新采購組織方式所取得的成果在座談會上和與會代表進行了分享。據介紹,電子競價平臺建立采購人需求標準,并為供應商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全國人大機關采購中心、北京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共30余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地方經驗
北京批量議價展現集采優勢
本報訊 記者程紅琳報道 針對IT類協議供貨產品價高難題北京市政府采購又出新招,在協議供貨框架下,對臺式、便攜式計算機實行批量議價,通過整合采購需求,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
在日前舉辦的通用類產品采購業務座談會上,北京市采購中心相關負責人在介紹北京市批量議價采購時表示:“批量議價是在協議供貨的框架下,保留產品可選、價格可比、服務高效的優勢,集中采購人的需求,再拿需求和廠家談折扣。”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對單一產品采購金額在50萬元(含)以上的臺式、便攜式計算機兩個能夠在季度內形成采購批量的產品實行批量議價。北京市采購中心提供給采購人選擇的臺式、便攜式計算機分為高中低4種配置,是由中心多年來分析采購人需求分析匯總而來的。針對每一配置供應商只能提供一款型號的產品。供應商確定產品型號后,采購人可以在協議供貨框架下自主選擇品牌。這樣一來,采購人單位采購的臺式、便攜式計算機機型相對集中,也便于廠商后期維護。
既然是批量議價,“量”自然成為議價的砝碼。經過長期的調研以及專家論證,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根據采購量制定了要約品牌優惠率。在臺式計算機方面,采購量在100-500臺(含)區間內,廠商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6%-8%;采購量在500-1000臺(含)區間內;廠商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8%-10%;采購量在1000-3000臺(含)區間內,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10%-15%;3000-5000臺(含)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15%-20%。同樣,在便攜式計算機方面:采購量在100-300臺(含)區間內,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3%-5%;采購量在300-500臺(含)區間內,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5%-7%;采購量在500-1000臺(含)區間內,報價優惠幅度應大于當期市場價格的7%-10%。
品牌型號的要約優惠率公示后,協議供貨入圍廠家應在3個工作日內做出回復,接受的廠家可參加下一階段批量議價供貨服務,拒絕的廠家視為自動放棄下期供貨服務資格。對于批量議價供貨周期內小于50萬元的零星采購,廠家可在承諾的批量優惠幅度基礎上減少兩個百分點的優惠,確定零星采購各型號產品價格,省下來的資金作為供應商的服務費。
“批量議價將協議供貨與批量集中采購優勢進行了有機的結合,發揮了集采的規模效益。同時,使得零星采購的價格下來了。與此同時,社會效益也進一步體現。在減輕投標供應商負擔同時,也降低了專家評審頻率、節約了專家評審費用。”該負責人指出。
天津建立需求標準嚴控高價采購
本報訊 記者程紅琳報道 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內保障通用類產品公平競爭、提高采購效率并嚴控采購價格,天津一直在攻堅克難。
在本次通用類產品采購業務座談會上,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陳燕平和與會代表分享了該市一種全新的采購組織方式——電子訂單采購。
“電子訂單采購是天津市一種全新的通用類產品政府采購組織形式,始于去年4月。采購人可通過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電子競價平臺,點選設備標準需求和服務,形成電子的采購訂單,并在網上發布采購信息,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公開的競價,以最低報價確定成交供應商。這種采購方式比起傳統的采購方式采購效率更高。而且更有利于供應商降價。”陳燕平介紹。
據悉,電子訂單實施一年以來,天津市級預算單位共計實施電子訂單采購6.718次,實施采購預算2.5億元,實際競價支出2.34億元,資金節約率達到6.3%。
據了解,電子訂單采購在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推動政府采購交易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實現政府采購的精細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減少評審專家對通用類商品在采購過程中的主觀影響,促進公平競爭,引導企業生產和采購人消費,促進節約、防止浪費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天津市便設想將部分通用類產品通過電子手段進行采購。經過不斷充實、完善理論構思,天津市采購中心于2012年開發出電子競價平臺,經過進一步完善,該平臺于2013年4月正式運行。電子競價平臺分為協議供貨、定點采購、訂單采購、批量采購四模種式。目前,該平臺已經實現了受理委托、供應商競價、采購人定標、合同驗收和服務評估全程化的電子服務。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