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ra領導英政府可持續采購政策
政府綠色采購行·英國公共機構和私營機構推動可持續采購案例
Defra領導英政府可持續采購政策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領導了英國政府的可持續采購政策,通過與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室(Cabinet Office) 的合作,為不同部門制定了可持續采購的實施工作計劃框架。
在過去十年中,Defra開發出了一套綠色采購工具包,內容涉及強制標準、采購培訓等多個方面,主要關注國家政策制定、最低的產品標準制定、采購人員能力建設、特定采購領域的詳細指南以及鼓勵創新。
關注國家政策制定
Defra在國家政策制定領域的關注,使其開發的工具能夠促進中央政府部門和更廣泛的公共機構完成既定目標,如實現環境目標,節省大量的公共資金,能夠支持創新和經濟發展等。過去,Defra在這方面的工作主要關注可持續標準,尤其是政府采購標準。這些內容目前仍十分重要,但是Defra開始越來越多地關心能夠更加直接地支持可持續發展,并將其作為政府采購的一部分的做法。
據了解,英國公共采購金額約占英國采購力的1/6。因為其成本規模和影響,其本身已經非常重要,同時因為政府具有以身作則的示范效應,使其變得更加重要。可持續采購通過政府部門向制造可持續貨物、提供可持續服務的機構提供支持,以此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支持經濟增長戰略。可持續采購還具有良好的商業意義。只有在考慮了貨物和服務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情況下,包括能源使用、水資源使用以及管理更廣泛的社會成本如污染影響、碳排放和廢棄物處理等,Defra才能夠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實現物有所值。
制定最低產品標準
一個關鍵的工具是政府購買標準。這些易于使用的產品規范能夠使公共機構發展可持續的采購招標。例如,家具的政府購買標準支持采購那些容易修復的、來自于可持續的來源的木材。
此外,政府承諾通過減少碳排放、廢棄物、水資源使用以及鼓勵采購更加可持續的產品的方式來減少其環境影響,這被稱為綠色政府承諾(GGC)。GGC要求政府部門和機構在物有所值的背景下使用政府購買標準,同時也要求各部門監督和報告他們供應鏈的排放。
與關鍵伙伴開展合作
Defra同時也與政府采購服務內閣辦公室以及一系列關鍵伙伴開展合作,使可持續性成為采購政策和實踐的主流元素。
Defra通過與威爾士親王企業領袖團隊合作參與跨政府間的相關工作,來開發遠期約定采購模型。該模型明確了政府的需求,同時,該模型也向供應商開放,以定義創新方案以及關于低碳工具、生物甲烷和零碳餐飲系統的采購契約。Defra支持 Aldersgate集團開展相關工作,探索現有的工具如何能夠在驅動創新和支持國內外經濟增長方面發揮更大、更加廣泛的影響。
通過與Aldersgate集團、WRAP以及政府采購服務合作,Defra正在探索一項聯合項目的潛力,該項目將私營部門的專家整合到一起,共同支持一項閉環方案。他們同時也在開發數據中心指南,從而支持能效計算成為英國在信息技術、數據托管和技術創新戰略中的核心要素。
推動采購人員能力建設
隨著建筑研究院的建立(BRE),Defra啟動了一套工具包,供大型和小型建筑項目采購人員參考,該工具包依據倫敦奧運會建設項目采購經驗而制定。 Defra也參與歐盟采購政策的開發,包括歐盟公共采購指令以及能源效率指令中的采購要素,第七套環境行動方案以及歐盟自愿綠色公共采購項目。
關于可持續采購培訓的相關規定,由Defra協調的系列課程——國家可持續公共采購項目已進行了更新,Defra正在考慮將可持續概念嵌入采購和資格認證的主流課程之中。
(本案例由CDP收集、提供,馮藝整理)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