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遷工程遷出浪潮新藍圖——訪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
K遷工程遷出浪潮新藍圖
——訪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
■ 本報記者 范春榮
一年前,美國人愛德華·斯諾登揭露了美國棱鏡監控計劃。在他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時,一定沒有預料到,棱鏡門事件會在中國IT市場掀起巨浪,讓眾多外資IT企業在短短一年內從“寵兒”變成了“棄兒”,而曾經苦苦掙扎的國內IT廠商卻一下躍上舞臺,成為了主角。從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器、存儲到數據庫、應用軟件,整個IT鏈條上,國內廠商開始活躍起來。
在愈演愈烈的IT國產化輿論之下,國內IT廠商在部分行業實現了攻城略地,浪潮K遷工程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誕生的。記者日前在山東濟南舉辦的浪潮K遷工程全國巡展暨K1910主機新品發布會上,采訪了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
拿著奔馳跟夏利比拼的時代已經結束
記者:天梭K1發布已經1年多了,與X86服務器業務相比,哪個產品線在營收中的占比更大?
王恩東:在我們的營業收入中,X86服務器占絕對的份額,天梭K1增長較快。
記者:如果從投入產出比來分析,天梭K1是不劃算的。
王恩東:你說的這個問題我記得曾經回答過。浪潮做K1風險很大,從2007年開始投入研發到現在已有7年時間。從投入產出比來看,K1的經濟效益顯然還并不是很好。但是浪潮做產品不看短期效益,不著眼于一兩年或是三五年的市場,浪潮更看中的是,在未來的市場中,中國的企業是否能夠占有一定的比例。當前的形勢與我們當時預期的差不多。
從2013年開始國家對于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對金融、電信這些行業更是提出了信息安全產品國產化的明確時間表。對于浪潮來說,國家已經提出了明確的需求,而浪潮產品距離國際領先技術還有多大的距離?浪潮的產品能否在關鍵時刻頂上來?這些問題才是我們真正關心和思考的。現在我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我們的產品能夠頂上來,能夠承擔這樣一個歷史使命。而這樣的效益,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記者:單純從經濟效益來講,天梭K1系列要賺錢,還需要幾年?
王恩東:我預計到2015年的5月份即可。
記者:較去年發布的K1950和K1930而言,這次發布的K1910是一款低端產品,它對于未來搶占小型機市場有沒有特別意義?它的生態環境建設和商業模式與之前的兩款產品有沒有區別?
王恩東:沒有區別。K1910這款8路的中小型系統對于擴大市場占有率意義重大。Unix服務器市場是一個金字塔型市場,32路服務器是最頂端的,其價格高但臺數少。金字塔下方的產品,單臺價格低,但臺數多。這樣一來,即使我擁有塔尖全部份額,服務器市場整體占有率也不高。此前浪潮沒有中低端產品。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我們是拿著32路服務器產品與競爭對手8路服務器產品競爭,這就好比拿著奔馳跟夏利去比拼。因此這款產品問世以后,主攻相對中低端的Unix市場,這對于占有市場,進一步完善生態系統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有了這款產品,我們就能夠實現更大批量的出貨。
記者:您預計浪潮中低端產品未來會擁有50%以上的市場嗎?
王恩東:就市場競爭層面而言,我們沒有那么大的野心,占據中低端市場1/3的份額,是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目標。但是在一些關鍵行業里,我認為這個比例可能會再高一些。
K遷工程如同把大象裝到冰箱里
記者:為了推廣K1系列產品,今年年初浪潮在金融、能源、交通、公安、財稅等12個行業客戶中啟動了聲勢浩大的K遷工程,實現關鍵應用的平滑遷移和部署。目前,這項工程進展情況如何?
王恩東:從財務角度來看,遷移過程中更關注的是遷移成本以及遷移之后的成本;從技術角度來看,遷移過程中更關心程序、代碼是否需要重構;從安全角度來看,更關心數據在遷移過程中能否安全穩定,同時,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適應并保證準確無誤。
對于遷移過程可能引發的上述問題,客戶無須擔心。K1系列遷移之后的運營成本較之前降低20%;80%的項目遷移的是數據庫,不需要程序重構。
剛才提到80%的數據庫到底如何遷移,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如何將大象裝到冰箱里?答案其實很簡單,第一步是打開冰箱門,第二步是把大象放進冰箱里,第三步是把冰箱門關上。如果是將比較老舊的服務器遷移到新的服務器,第一步是將天梭K1的小型機買過來,放在客戶現場,把操作系統、存儲環境部署好;第二步需要把數據庫遷過去;第三步是把以前老的數據庫離線,把新的數據庫放到生產系統里,然后做一個IP地址的轉換,最后再把應用程序重啟一下,這就完成了系統交接工作,這個過程一般花費8-10個小時。目前K遷工程已經成功幫助全行業各類客戶完成了遷移,金融、銀行、電信、能源、交通等所有領域都有相應案例。
記者:對天梭K1來說,要在商業推廣方面進行突破,您對該系列過去這一年的商業推廣是否滿意?
王恩東:目前的商業推廣還處于起步階段。服務器市場原本就是一個成熟的、完全開放的市場。浪潮作為一個后來者,要跟已經在這個市場玩轉一二十年的廠商競爭,要讓用戶把他們認為已經很穩定、很好的系統遷移到新系統中,這確實是一件非常難的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去做標桿案例和重點推廣,用案例證明產品本身的性能及可靠性。
目前,我們也越來越有信心,因為商業推廣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好。不久前,銀監會聯合發改委、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19年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總體達到75%左右的使用率。有了這樣的時間表和政策導向,相信以浪潮為代表的國產IT企業的春天真的已經到來。
記者:現在環境確實比較好,小伙伴也追上來了,聯想同期也有新品發布,您怎么看待目前這樣的環境?
王恩東: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我前面提到,服務器市場本身就很成熟。現在政策和外部環境變得越來越好,過段時間,我們可能會看到原來不做服務器的廠商也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但我認為關鍵是看哪家廠商的戰略和實力是領先的,哪些廠商能夠堅持下去。這需要時間來檢驗。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有廠商后來居上,但是先行者會走得更快一些。浪潮會把握好前期已經形成的基礎優勢,真正把原來的優勢轉化成勝利。
合作是靠競爭和發展贏得的
記者: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國外廠商與浪潮合作,包括IBM。與國外公司的合作,對于K遷工程有哪些促進作用?
王恩東:K遷工程就是客戶應用從其他平臺遷移到浪潮天梭K1平臺上來,這必然面臨著很多基礎軟件兼容問題,確實需要國內外基礎軟硬件廠商的支持和配合。當我們剛剛做出這款產品的時候,有些國外廠商是不支持的。但是從去年開始形勢發生很大轉變。我認為這是產業競爭必然形成的局面。
記者:天梭K1產業生態系統的建設情況如何?
王恩東:目前,天梭K1系統產業技術建設進展順利,IBM、SAP等主流數據庫、中間件廠商宣布全面支持天梭K1系統。“國產主機系統產業聯盟”成員也從2013年的22家發展到2014年的38家,涵蓋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IT全產業鏈。現在95%以上的國外應用軟件在天梭K1上運行是沒問題的。
國貨如何界定需學習美國
記者:在K遷工程的推進過程中,還有哪些困難?
王恩東:K遷工程中,客戶擔心更多的還是業務問題。我們充分理解客戶的這一擔憂。讓客戶將之前一直認為很好的系統換成一個新的系統,而且還是國產的,產生一些擔心是很自然的,這就需要我們用標桿項目來說話。
記者:如果想讓K遷工程在政府采購領域中更好地執行,需要有一些更為明確的需求標準,否則執行起來容易走樣。
王恩東:你說的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政策往往是方向性的,在落地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比如采購需求標準的制訂。這項工作建議由專家、執行部門來共同把關。因為采購需求對于實際采購的影響非常大。舉個例子,同樣是100萬的車,奔馳和寶馬的技術參數是非常不同的,當你想買寶馬的時候,完全可以按照寶馬的參數來寫,奔馳一定滿足不了。所以,標準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記者:當前政府采購領域還遇到了一個比較難界定的概念——國貨,在您看來什么是國貨?
王恩東:我們應該學一學美國政府,看看美國政府是如何界定美國貨的,我們再用同樣的標準來界定什么是中國貨。
記者:接下來,浪潮有哪些戰略部署?比如說浪潮的國際化布局等。
王恩東: 我們在2011年制定的5年規劃里就有國際化布局,每年都在做升級更新。國際化是浪潮必須要做的事。從目前來看,中國本土客戶的數量和質量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中國主流客戶的需求是世界領先的需求,因此,本土市場足夠培育世界級的企業。
當中國企業的產品在技術上足夠領先的時候,必然會考慮走出去的問題,我們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向李克強總理匯報的時候,希望總理以后出去不光是推高鐵,要像推高鐵一樣推我們的云計算核心軟硬件裝備。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