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如何描述 換位思考理念+動員社會資源
政府購買服務需求描述·殘疾人康復
《關于做好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試點項目包括殘疾人照料服務、殘疾人就業培訓與崗位提供服務等五大類。事實上,我國一些省市已展開試水,尤其是東部發達地區。那么,他們是如何描述需求的?不妨以東部某省購買殘疾人康復服務為例,一看究竟。
——編者的話
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如何描述
換位思考理念+動員社會資源
招標文件(節選)
項目名稱:某省殘疾人聯合會XX年度向社會組織購買殘疾人康復服務
項目服務需求
子包1:向社會組織購買殘疾人各類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證和業務培訓及各類康復技術指導機構業務建設巡回指導、編印康復系統聯合刊物
(一)承辦的各類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證班和業務培訓班
1.全省腦癱兒童康復專業人員資格認證班(不少于50人)
2.全省智障康復教育專業人員資格認證班(不少于50名)
3.全省兒童孤獨癥康復教育專業人員資格認證班(不少于50人)
4.全省腦癱引導式教育資格認證班(不少于20人)
5.全省聾兒康復教育專業人員資格認證班(不少于50人)
6.盲人定向行走訓練指導師考證班(不少于40人)
7.全省低視力助視器驗配技術培訓班(不少于30人)
8.人工耳蝸調試技術及康復效果評估培訓班(不少于40人)
9.XX康復救助項目在線服務管理培訓班(不少于45人)
10.全省殘疾兒童家長學校建立暨聽障兒童家長學校管理工作培訓班(不少于50人)
......
相關標準不低于表中要求(見表一)
(二)各類康復技術指導機構業務建設巡回指導、編印康復系統聯合刊物經費。
1.為全省X個殘疾人康復機構業務建設進行指導。內容為:機構的建設設計,專業技術指導、業務培訓、等級達標驗收等。
2.每年刊物共4期,每期數量2500本,內容要求:本刊主要報道康復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面向全省康復訓練、科研、臨床教學、社區康復服務的專業工作者和協會會員服務,以宣傳全面康復為宗旨,反映殘疾人康復領域的新經驗、新技術和最新活動信息,促進康復學術交流,推廣國內外康復工作新的知識和理念,介紹最新康復訓練設備和產品,增進康復行業溝通,搭建康復工作者的交流平臺。刊物設置:視力殘疾康復、聽力語言殘疾康復、肢體康復、智障康復、腦癱康復、孤獨康復、居家康復、精神病防治康復、社區康復、康復工程、新技術介紹、單位會員活動介紹、康復專家介紹、康復機構介紹、康復設備和殘疾人用品用具介紹、假肢矯形器介紹等。
子包2:向社會組織購買殘疾兒童家屬資源中心服務和指導培育全省兩個家屬資源中心
以XX省戶籍0-6歲學齡前特殊需要兒童家庭為項目服務對象,為殘疾人家庭提供康復知識、資訊,心理咨詢、心理支援、家庭危機干預、銜接相關資源;為殘疾人特殊需要人士及其家屬提供多方位、多元化家屬資源服務等;(社區服務不少于500人;個案和家庭服務不少于150戶)。指導培育全省兩個家屬資源中心。標準:5萬元/個,合計10萬元。
(一)家庭康復培訓
邀請國內及海外的康復專家、特教幼師、治療師、社工等專業人士,向廣東省內特殊需要兒童的家長定期提供多方位的家庭康復培訓課程、講座及咨詢。家長們通過與專業人士的溝通、合作,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兒童康復的過程。
主要培訓內容及服務:
1.康復知識講座:舉辦與特殊需要兒童家庭康復相關的知識講座。講座內容主要面向聽障、腦癱、智力障礙及泛自閉癥癥候群兒童的家庭。
2.XX省特殊需要兒童康復知識培訓活動:舉辦XX地區特殊需要兒童家庭康復知識培訓活動。活動邀請國內及海外康復專家團隊為特殊需要兒童家庭提供專業的康復咨詢、康復知識介紹、服務資源宣傳及轉介等服務。
3.XX省人工耳蝸家長培訓班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聽障兒童康復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康復領域的新信息和新技術、家長如何參與康復訓練、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相關知識、申請助聽器及人工耳蝸資助的條件和程序等。
(二)家庭支援
為參與服務的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成員提供各種所需的專業支援,幫助他們獲得更多家庭及社會適應、應對技巧,最終確保特殊需要兒童在融洽、健康、積極的家庭環境中得到更理想的發展。
主要服務內容:
1.家庭個案服務:本服務主要為有意愿接受服務的特殊需要兒童家庭及通過其他服務機構轉介的特殊需要兒童家庭提供家庭情況評估、家庭服務咨詢等個案管理服務。
2.XX工作坊:以關顧特殊需要家庭的身、心、靈為目的,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社工、營養師、醫生等專業人員定期為特殊需要家庭提供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內容。家庭成員在學習不同知識、資訊同時,也將有機會參與研討和分享。
3.XX玩具圖書服務:XX玩具圖書服務專門為特殊需要兒童和家長免費提供早教玩具、家庭康復圖書、親子教育圖書和兒童閱讀圖書資源。每周固定向兒童和家長開放。參加服務的家庭每月從XX圖書角借閱所需書籍。
4.家長活動:幫助特殊需要兒童家庭建立互助網絡,定期舉行家長聚會、康復經驗分享會等。
5.國家人工耳蝸項目初篩評估:為申請國家人工耳蝸項目的家庭進行初篩期家庭情況評估與跟進。
6.喘息照顧系列服務,①“輕松4小時”, 為XX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在訓腦癱家庭配對一名固定義工,在義工的協助下,家庭可享受每月4小時的喘息服務。家長可以在這4小時內離班并自由支配時間,服務期間孩子的上課及訓練會有義工協助進行。②“周末喘息”,為有需要的家庭暫時照顧孩子,其間家長可以適當休息,獲取寶貴的個人活動時間,釋放身心壓力。孩子通過這項服務也將認識更多熱心的義工,學習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
(三)文體康復服務
在義工的共同參與下,致力為特殊需要人士及其家庭成員提供豐富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為他們倡導并爭取參與、體驗社會生活的平等機會。
主要包括以下服務:
1.電影分享會:固定舉行每月一期電影分享會。影片包括和殘障主題相關的電影、生活勵志片、家庭康復資料片等。
2.特殊需要兒童興趣活動:在社工帶領下定期組織特殊需要兒童興趣活動。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如兒童閱讀會、早教游戲活動、戶外踏青、興趣小組活動等。
3.印發簡報向特殊需要家庭宣傳家庭康復、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資源訊息。
(四)社區共融發展
通過舉辦大型廣場活動、引進國外義工共融項目服務、深入社區和院校開辦知識宣傳講座及派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大眾介紹特殊需要群體,消除歧視,從而促進社區共融的和諧發展。
1.“最佳老友”旨在讓智障人士與學生、社區人士通過接觸建立一對一的友誼,提升智障人士的生活素質和就業機會,提供平等參與社會的機會,促進社會共融。為XX地區的成年智障人士創造與高校大學生、社區人士建立一對一友誼的服務活動機會。本項目將由專職人員負責項目的建設、發展、管理及推動。
2.舉辦大型宣傳活動:與相關服務機構共同合作組織、舉辦年度特殊需要群體公益宣傳活動,聯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共同推動社會共融理念,消除社會歧視。
3.公共教育講座:深入社區、中小學及高校,以講座宣傳和義工活動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宣傳介紹特殊需要群體,為特殊需要群體爭取更多的社會認同和理解,消除歧視。
(五)指導培育全省兩個家屬資源中心
指導內容為:家屬資源中心的建立計劃、建設規劃和設計,業務開展指導、專業技術培訓等。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