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違規變更民族成份構成犯罪擬追究刑責
公安部:違規變更民族成份構成犯罪擬追究刑責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法制辦2日就國家民委、公安部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稿規定,公民隱瞞真實情況變更民族成份,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征求意見稿,公民隱瞞真實情況,偽造、篡改、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變更民族成份的,民族事務部門應當撤銷審批意見,公安部門應當撤銷變更登記,同時通報相關部門收回該公民依據虛假民族成份享受的相關權益;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可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www.chinalaw.gov.cn),或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方式對公開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意見征求截止日期為2015年1月1日。
外國人入中國籍民族成份登記為原國籍名
《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還規定:
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其父親或者母親的民族成份確認、登記。本辦法所稱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公民民族成份經確認登記后,一般不得變更。
公民未滿十八周歲,其法定監護人可以在出現兩種情況下申請變更其民族成份一次:一是公民未滿十八周歲,其父母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其民族成份與有撫養權的一方不同的;二是公民未滿十八周歲,其民族成份與養父(母)或繼父(母)民族成份不同的。
公民年滿十八周歲,其本人可以在年滿十八周歲后的兩年內自愿選擇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一次。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結婚生育或依法收養的子女,取得中國國籍的,其民族成份應當依據中國公民的民族成份確定。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的,其民族成份應當登記為“入籍(原國籍名)”。
各級民族事務部門應建立民族成份變更定期備案制度。市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應每半年將全市民族成份變更審核情況向省級民族事務部門備案一次。省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應每一年將全省民族成份變更統計數據向國務院民族事務部門備案一次。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