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的“光明”時代
■ 本報記者 孫善臣
日本核泄露事件所引發的世界性恐慌仍在持續,核安全問題令世人對新能源格局的未來走向平添疑慮。與此同時,在安全問題上,最為友好的太陽能有望迎來核危機下的“光明”時代。
核安全后遺癥
近日來,日本核電站爆炸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迅速傳導至全球各地,多個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核電戰略,評估核電安全,核事件的后遺癥將在短時期內難以治愈。
日前,部分國家核電政策方面態度更加審慎,有的國家甚至考慮做出調整,與此同時,歐洲先后爆發“反核”或“閉核”示威游行。我國也決定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立即停止建設,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并要求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在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已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有關專家指出,日本核泄漏為中國不斷高漲的大規模核電站建設潑了一盆冷水,讓中央政府重新來審視中國“十二五”期間幾十座核電站的建設計劃,以后國家新建核電站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安全審批。不過,相關部門也表示,安全高效地發展核電仍是實現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資料顯示,我國大陸目前運行的核電機組有13個,占當下大陸總發電比例的2.2%。但在建近30個核電機組,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的40%。
光或成最佳替補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場核安全引發的焦慮與重新審視中,全球股票市場核電板塊下行,而太陽能光伏、風能等市場股價則持續走強。
對此,有關專家向記者表示,受日本核危機影響,我國核電規劃目標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果我國下調核電規劃目標,則可能為水電、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提供更大的空間,11.4%比重的內部分配也將面臨變局。
新能源商會副會長、日利達太陽能董事長王惠余在新能源論壇上也向記者表示,核泄露事件目前更多地是人們在心里上的恐慌。而從長遠來看,國家發展核電的長期戰略不會受到多大影響。不過,人們的恐慌心理也是很可怕的,短期內核危機導致的核電發展計劃會有所放緩,這無疑給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了很大的替代空間。
據了解,最近我國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1.4%。按照政府既有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5%,其中核電將貢獻4%的比重。
隨著目前我國核電建設的暫時放緩,或許將成為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擴大貢獻比重的契機。誰將扛起核危機下短期內能源替代的艱巨使命?
對此,王惠余認為,太陽能是最友好的能源,帶給人類伸手可得的溫暖。太陽能與核電及其他新能源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安全性。尤其光熱發電,過程相對簡單,而且在發電過程中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屬于清潔生產。可以說,太陽能是能源替代的最佳選擇。
光利用的新方向
由于風能受到位置、氣候的嚴重影響,而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成本又相對較高,太陽能以其天然的優勢在核危機時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太陽能未來的發展著力點和新的空間在哪里?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太陽能將在光熱發電方面尋求巨大突破,這也將是太陽能光熱利用的重中之重,在未來應用方面甚至會比光伏發電要好。但是,目前光熱發電的穩定性還不是很好,在并網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難,不過,這并不是光熱發電本身存在的問題,而是智能電網方面的技術還不夠,這需要技術上的不斷提高。
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開標,大唐新能源與皇明太陽能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皇明成為該項目核心部件——太陽能槽式真空管的供應商。
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被寄予開啟中國光熱發電之門的厚望。
對于此次中標,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向記者表示,盡管在這一項目中,由于規模較小而影響成本提升,皇明集團與大唐新能源都要背負一定的電價虧損,但是,在熱發電起步階段,拓荒者難免會有付出,為這項有潛力的事業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畢竟這只是熱發電的開始,相信隨著熱發電逐步推廣應用,皇明在熱發電領域會有很大的競爭力。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國共投入建設兩個兆瓦級的太陽能熱發電站,分別是延慶1MW塔式太陽能電站和內蒙古50MW槽式太陽能電站。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