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翻一翻”政采信息一目了然
“掃一掃”“翻一翻”政采信息一目了然
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成為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新渠道
本報訊 實習記者鄭欽報道 手機“掃一掃”,就能隨時隨地知道中標結果,微博“翻一翻”,政府采購信息一目了然。日前發布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成為發布政府信息的新渠道。政府采購信息公開,也成為各地新媒體政務公開平臺上的新銳力量。廣西南寧市、山東省泰安市、浙江省東陽市等多個地市,均開通了微博、微信公眾賬號,助力政府“陽光采購”。
《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推廣電子政務和網上辦事。根據《條例》要求,政府采購信息須做到全公開、透明化,除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必須公開,采購預算、采購文件、中標結果及采購合同等內容都需要接受公眾監督。
與傳統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模式相比,電子化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互動性強等諸多優點。借助電子化發展新媒體,將是未來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重點。隨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這些嶄新的媒介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獲悉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越來越多的省市的政府采購中心正搭上新媒體的“順風車”,相繼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向公眾及時傳達政府采購領域內的相關信息。
早在去年6月,浙江省東陽市就已在市政府采購招標文件封面,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開標、評標室增加了微信二維碼掃描平臺。參加投標的供應商只要一掃二維碼,將其加入關注的微信訂閱號,就可以第一時間接收招投標信息。
山東省泰安市通過政府采購網站與微信平臺的數據對接,實現了網站與微信平臺同步發布政府采購信息。該平臺還具備“采購公告”“中標公告”“政策法規”等九項采購信息查詢功能,極大地方便了采購人、供應商等。
除微信公眾號以外,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采購中心將目光投向了微博。經《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通過微博搜索發現,廣東佛山南海區政府采購中心、甘肅隴南徽縣政府采購中心、福建福州市采購中心等,均已開通了實名認證的官方微博。自2012年3月1日發布首條微博,福州市采購中心的微博賬號已經運行了3年。截至記者發稿前,該中心共發布微博3373條,內容涉及中心工作動態、招標信息、業界新聞、政采知識普及,內容較為豐富。除了各地政府采購中心外,記者發現還有相當多的政府采購從業人員也開通了微博,為推動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在手機移動客戶端方面,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有了重大突破。去年8月,國內首個政府采購綜合服務APP——公采通正式推出。公采通有效實現了與各省市政府采購中心電子化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供應商共享,能夠密切掌握全國的標訊信息、市場發展、行業動態、交易趨勢,對有效減少暗箱操作等不規范行為,提高交易全程透明度,推進我國實現“陽光采購”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煥東表示,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的運用,能夠進一步拓寬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渠道,提升信息公開力度,增加政府采購工作透明度,是各地政府采購中心與時俱進的表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媒體不能代替政府采購法與《條例》中明文規定的指定媒體。在加強新媒體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同時,要重視《條例》中的規范程序,在政府采購法與《條例》的基礎上,做好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創新工作。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