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香港援川代建服務項目政采紀實
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香港援川代建服務項目政采紀實
綿茂公路,是香港援助四川資金量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連接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和阿壩州茂縣的“生命通道”。近日,綿茂公路藍家巖隧道工程(綿竹段)的代建服務順利在四川綿竹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完成了招標采購工作,該工程也已順利開始施工。
選出代建服務的整個過程,在該項目的采購監管機構——綿竹市財政局工作人員胡濤的記憶里仍有清晰的印記,他向記者道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工程難度大 業主很犯愁
藍家巖隧道工程,是綿茂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是對整個工程的建設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據四川路橋公路隧道分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該隧道在國內同類型公路隧道中,從工程特點上來說具備3項全國第一:首先是整條隧道最大的埋深達1900米,在目前國內的公路隧道中是最深的;其次,是穿越的軟巖地質段落最長,將穿越3800多米的地質千脈巖地層,同時穿越5條斷層,地質構造、地質情況相當復雜,對施工來說是一個很大挑戰;最后,隧道平導在目前國內同類型的隧道中長度是最長的。
工程的困難程度,讓項目負責單位犯了愁,由于其管理水平與技術力量有限,無法滿足工程的管理和技術要求。于是,采用政府采購選取“代建”的方式,闖入了他們的視野。
專家會審 科學設置代建方案
“代建”,即委托相應資質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備相應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業實施工程建設,可以有效解決業主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不過,對這個資金量龐大、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項目,如何才能科學設置代建服務方案,從而選出合適的“代建人”?
為此,該項目業主和該市財政局、中心反復溝通,從投標人的類似項目經驗、綜合實力及方案的具體實施內容、完工期限等方面,作出了代建方案的初稿。同時為進一步完整、明確地制訂采購需求,徹底保證代建方案的準確,市財政局和中心一起制定了專家會審制度,即從省政府采購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出兩名政府采購專家、一位采購人代表以及一位財政局監督人員共同組成“評審團”,通過“三權分立”的形式對代建方案進行全面審查,保證方案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會審的代表性意見主要有兩條,一是重點設置投標人代建的資格及業績;二是投標人應具備從事代建項目相關專業的工程師及相關技術人員,這為最后的招標文件成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該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征求意見 保證公開公平公正
最終,招標文件順利成型,但為了更大程度地保證公開、公平、公正,中心在四川政府采購網上發出公示并表示:為保障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現就該項目的資格條件和技術需求廣泛征求各供應商的意見,如您認為該項目的資格條件和技術需求存在傾向性或排他性,請指出具體內容,并進行說明。
“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就是向潛在投標人公示招標的標的內容,避免招標文件具有傾向性或不合法、不合理的情況。”胡濤介紹道。據了解,征求意見公示期間,他們并未收到任何一家供應商的質疑。
胡濤還記得,為確保項目“最后一公里”的公平、公正,評標那天,中心邀請了市財政局采管中心和市公證處對項目的開、評標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同時實行視頻監控。經過專家對供應商的技術方案、綜合實力、項目經驗、服務承諾、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后,最終中標金額為333萬元。
(張雨)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