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審批”到“備案”的華麗轉身
·簡政放權下的政府采購·
放出去,管起來——
實現從“審批”到“備案”的華麗轉身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今年以來,政府采購領域簡政放權的步伐不斷加快,路子越走越寬。各地逐漸將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從審批制改為備案制,且這一趨勢從省級向市縣級延伸,強化采購單位的主體責任地位,還權于采購人,成為各地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的共識。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采購人應當根據集中采購目錄、采購限額標準和已批復的部門預算編制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業內專家指出,《條例》明確了對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實行備案制,而不是審批制,這既體現了財政部門的監管理念要從注重過程控制的程序導向型向注重結果評價的結果導向型轉變的改革要求,又明確了采購人對本單位政府采購工作的實施負有完全的責任,同時也是提高采購效率的需要。
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
記者調查發現,黑龍江、廣西、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對政府采購程序進行了調整,將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從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取消財政部門的審核批復環節,由各級預算單位按政府采購規定自行組織采購。山西等地還取消了財政部門對政府采購項目資金支付的審核,采購單位完成政府采購活動后,持政府采購合同按照國庫支付有關規定辦理資金支付事宜,無須財政部門核準。
據了解,2月1日起,黑龍江取消省本級分散采購計劃上報和審批,調整了省本級政府采購合同審核程序以及供應商登記入庫程序。分散采購項目用款計劃,采購人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提報給省財政廳主管業務處審核后,由省財政廳國庫處批復下達給采購人。同時,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不再對政府采購合同及第三方“進口代理協議”進行審核。在省級的表率作用下,該省各地市也紛紛行動起來。齊齊哈爾市自6月1日取消了市本級分散采購登記程序,采購人依法組織采購后,登陸中國政府采購網地方政府采購信息統計管理系統自行登記即可。7月1日起,佳木斯市取消了市本級分散采購計劃的上報和審批。經業務主管科室審核通過后,各采購單位可按政府采購規定自行組織采購。
在西南地區,4月1日起,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政府采購計劃也開始實行備案制管理。各單位通過自治區政府采購計劃管理系統報送政府采購實施計劃,除依法需核準的采購計劃外,財政廳不再審核批復采購計劃,由系統自動登記備案管理。
在中部地區,江西省九江市將公開招標限額標準以下項目的采購方式審批由財政部門審批轉變為由主管部門審批、財政部門備案,同時將進口產品采購和單一來源采購的專家論證及其論證意見公示由政府采購機構和財政部門為主組織轉變為由采購單位為主組織,充分發揮采購單位及主管部門的主動性。湖北襄陽、宜昌等市也將政府采購實施計劃由單位申報財政部門審批改為備案制,采購方式由財政部門審批確認改為各單位按規定選擇確認。宜昌市規定,5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項目可由各單位分散采購,不再報財政部門審批。該市夷陵區還將推行“管放結合”的政府采購改革列入2015年財政改革清單,規定單項或批量5萬元以下的貨物和服務類項目、20萬元以下的工程類項目經主管部門批準,由采購人自行組織實施分散采購或協議供貨。湖南省懷化市政府采購監管辦公室從審核采購人計劃申報、下達計劃書的事前監督轉變為只接收采購人的項目實施計劃備案,加強事后監管。
7月10日起,山西省政府采購實施計劃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晉城、長治等市緊跟著省級的腳步,也將市級政府采購實施計劃改為備案制管理。長治市還取消了政府采購資金確認程序,預算單位在實施政府采購計劃前,不再履行資金確認程序。
而在具體采購程序的精簡方面,河南省焦作市的做法值得“點贊”。6月1日起,該市市本級預算單位采購貨物、服務項目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或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下采用非公開招標方式的,不再通過焦作市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申報采購計劃,可提供相關資金證明文件后直接到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場交易。協議供貨和定點采購項目,預算單位可在確定的協議供應商和定點供應商內直接采購或網上競價采購。不少地區還積極試水網上商城采購模式,將一些繁復的審核程序、采購程序進行簡化、優化,提高采購效率。
“這一系列‘放’的舉措,彰顯了各地政府采購管理理念的轉變,值得我們叫好。”一位政府采購專家告訴記者,簡化審核程序、提高采購效率固然體現了政府采購的進步,但改革更深層的意義在于確保采購人權責對等,讓采購人真正承擔起采購主體責任,從主觀上約束“任性采購”“超標采購”。
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
僅憑“自覺”,采購人能夠較好地執行政府采購政策嗎?從事前審批抽身后,監管部門又該做些什么?
當前,隨著政府采購改革的深化,各地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的監管重心逐漸向事中事后轉移,從注重采購過程的規范性向結果評價轉移,在監督檢查方面重點“著墨”。
如,廣西要求各主管預算單位加強對政府采購計劃的合規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財政部門要嚴格履行監督職責,開展對預算單位政府采購計劃備案的監督檢查,對發現預算單位采購計劃備案后不符合政府采購有關政策規定和要求的,限期整改。山西省明確,政府采購實施計劃的執行過程中,發生采購實施計劃使用資金與預算安排資金不相符、所報采購品目名稱與實際采購結果不符、上傳文件或材料不真實或無效、超標準采購、未按規定編制政府采購實施計劃或未按規定將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報省財政廳備案等情形的,由預算單位承擔責任。此外,多地還將開展政府采購監督檢查列入財政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重點檢查各預算單位的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備案、內部控制制度、采購需求管理、采購標準執行、采購行為規范、采購合同備案、履約驗收等情況。實踐中,今年5月,湖南省洪江市啟動了面向市鄉兩級采購人的專項檢查,此次檢查由市財政局牽頭,市人大、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共同參加,檢查內容包括部門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情況,是否存在將采購預算化整為零、規避公開招標的行為等,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寧夏等地還紛紛探索確保采購人權責對等的制度文件,從制度層面為采購人更好地履行政府采購活動加一把鎖。
地方的探索仍未止步。東部某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可以預期的是,在簡政放權這場政府效能革命中,政府采購的質量、價格與效率三要素將趨于平衡,政府采購自身的生命力將進一步被激活,政府采購制度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公共服務、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將得到更好的體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