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的好的PPP 造福子孫后代
做真的好的PPP 造福子孫后代
本報評論員
當前,PPP已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全國各地推廣PPP項目的積極性很高,據悉,目前各地列入的PPP招商項目已有數萬億的規模,不少地方都開始了PPP項目試點。
我們應該看到,PPP一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圍繞它的各種誘惑也會隨之而來。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融資平臺關掉之后,將PPP作為一個主要的融資和化解債務的渠道來對待,對“PPP不是簡單的融資手段,而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在運用PPP模式時,我們不能再簡單地把思想局限在緩解債務壓力上,把推廣PPP當作又一次‘甩包袱’”這一要求,刻意規避;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大干快上,忽略了PPP項目市場是落地的關鍵,規范運作才能保障項目真正落地;也不能排除個別干部借推廣PPP之機進行權力尋租,不按PPP項目推廣的制度安排辦事等。
我們還應該看到,PPP項目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新生事物,推廣PPP會遇到從未遇到過的困難,具有艱巨性和開拓性。我們要做好PPP項目推廣的頂層設計和創新制度安排,要逐步打造一支具有專業水平的運作隊伍,要克服傳統項目100%落地的慣性思維,要對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實行“一把尺子”、“一個標準”,提振社會資本參與的信心,要構建與PPP項目推廣相適應的獨特文化等。
誘惑和困難的疊加,易使PPP項目的推廣偏離正確的發展方向。正是基于這種狀況,我們才會不厭其煩強調,PPP項目要“高位啟動”、科學合理運行,保證每個項目都是真的PPP,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PPP項目時間跨度都較長,有的項目甚至要實施二、三十年,現在這些做PPP項目的同志到那時大都是爺爺奶奶了,那么,項目到底能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恐怕要由我們的子孫后代說了算。在PPP項目推廣上,我們要為子孫后代留下些什么呢?是一批真的好的PPP項目?還是一批“爛尾樓、豆腐渣”式的PPP項目?倘若我們給子孫留下一些“爛尾樓、豆腐渣”式的PPP項目,他們恐怕也要罵娘了吧,而且傳承給他們也不再是法治、誠信的理念和公開、公平、公正文化,造成的遺害怕是無法估量。
從更長遠來看,PPP無疑是一項惠澤子孫后代的造福工程,若我們的項目都是真的好的PPP,他們定會交口稱贊:“這些澤及我們子孫后代的項目都是爺爺奶奶做下的!”因此,我們要敢于擔當,確保每個項目都是真的好的PPP,無愧于子孫,無愧于后代,真正為他們造福。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