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對國內汽車產業影響在加深
一個小小的芯片廠出了問題,竟然導致全世界許多汽車廠家不能正常生產。
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快2個月,地震、海嘯,以及隨之而來的核危機,對日本汽車產業乃至國內汽車產業的影響越來越深。原先預計4月-5月份汽車企業就可以全面恢復生產,現在看來沒那么容易。主要原因市一些來自日本的關鍵零部件何時恢復供應尚不明朗,不僅國內生產的日系品牌,就連歐美系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車,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國產日系品牌汽車影響最大
豐田汽車公司日前宣布,日本國內生產預計將從7月起逐步恢復生產,到11月—12月時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日本以外地區的生產情況,根據從日本運輸零部件所需要的時間,預計將從8月起逐步恢復生產,到11月—12月時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
東風日產從4月開始,不再加班加點,恢復正常生產,以充分利用庫存,延緩日本進口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壓力。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已經把每年例行的高溫假提前到五月上旬開始執行。
受地震影響,國產日系品牌汽車產銷4月份明顯下滑,預計二季度銷量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要擺脫地震影響,估計要到7月份以后。
本田技研社長伊東孝紳在上海車展期間對記者表示,本田所有的工廠和生產線都完成了修復和恢復,但是一些零部件供應存在問題。主要是汽車電腦里面的微處理器芯片。這個芯片廠的生產線在地震中受到損害,什么時候能恢復生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歐美中國品牌也受影響
由于缺乏來自日本的汽車零配件,多家德國汽車制造廠不得不暫停生產。
美國福特汽車日前發出警告,因為來自日本的零部件短缺,該公司可能放緩或暫停其亞太地區的生產活動。
大眾汽車采購的汽車水泵是博世公司日本工廠生產,供應也受到一定影響。韓國車企的相關電子芯片是本國供應,因此沒有受到影響。
國內一些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也采用了裝有日本電子芯片的零部件,不可避免也受到影響。如果電子芯片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全世界大多數汽車制造廠都將面臨暫時停產的危險。
小芯片暴露全球化弊端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高度的行業分工,也帶來了低成本和高效率。但是,從這次日本地震危機,也暴露出經濟全球化的弊端。
日本是汽車電子芯片生產大國,此次千年不遇的大地震,以及次生災難海嘯和核危機,使電子芯片供應鏈從源頭發生斷裂,而又沒有可以替代的供應商。這一事件提醒大家,經濟全球化情況下也必須防備突發事件對供應鏈的影響,做好應急預案。
馬自達中國有限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山田憲昭對記者說,此次地震減少了日本20%的電力供應,對日本經濟復蘇和長期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汽車產業,其他產業也將長期受到影響。
除了汽車電子,在其他許多領域日本也處于產業鏈的最高端。日本地震的影響不僅在汽車行業,也將逐步波及其他領域,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工作。(張毅)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