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每省至少1所高校開設兒科本科專業
教育部:2020年每省至少1所高校開設兒科本科專業
四川14位政協委員聯名致信教育部部長,建議恢復兒科本科專業
在2016年四川省兩會期間,華西都市報連續報道的“兒科醫生荒”現狀,引起了省政協委員們的熱議。1月26日,在政協醫衛和福利保障討論小組,省政協委員們拿出了行動:一封《致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信》在委員們手中流轉,14位省政協委員聯合簽名:請求教育部恢復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兒科專業,希望通過高等教育,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兒科醫生人力資源。
不到一個月后的2月24日,在國家衛計委和教育部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視員宋毅回應: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
衛計委:
建議調整兒科勞務價格,讓兒科醫生獲得合理報酬
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金生國介紹,針對兒科醫師緊缺現狀,衛計委在加強人才培養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加強兒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2015年,招收兒科住院醫師3976人(兒科3677,兒外科299),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正在成為我國兒科醫師培養的重要途徑。
二、與教育部深化醫教協同改革,教育部十分重視,他們積極支持有關高校舉辦兒科本科教育,并且對下一步進一步擴大招生培養的規模也做出了安排。
三、啟動了兒科醫師轉崗培訓。2015年,在中央財政的積極支持下,在中西部地區開展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制定培訓方案,擬轉崗培訓兒科醫師1820人,目前各有關地方正在按照國家要求有序推進這項工作。
四、加強兒科醫務人員針對性繼續醫學教育。2014—2016年,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共審核公布了1770項兒科專業相關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年增長率達到33%。
此外,還通過進一步深化醫改來更加有效地增強兒科崗位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來學醫,吸引更多的醫學畢業生來參加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在職在崗兒科醫生的流失。
我們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的情況下,通過部門協同調整理順兒科醫療技術勞務價格,使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勞動價值能夠得到合理補償,同時建立符合兒科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使兒科醫生在為社會提供優質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同時,獲得合理報酬,尊重兒科醫師就是愛護我們的兒童。
教育部:
2020年力爭使兒科醫師達到14萬人以上
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視員宋毅說,為適應“全面兩孩”政策對兒科醫生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兒科醫學人才的培養。
一、深化面向基層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深入推進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為基層每年培養5000名左右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人才。
二、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增加研究生兒科專業招生數量,力爭到2020年達到在校生1萬人。
三、積極主動承擔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積極支持各地開展兒科住院醫師培訓,推進兒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求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發揮高校附屬醫院的人才和資源優勢,積極配合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做好兒科醫生在職進修和培訓工作。
四、進一步加強兒科學科專業建設。在目前兒科醫生崗位吸引力不足的情況下,從“入口”吸引一批優秀生源從事兒科醫療服務。根據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對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促進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的有效銜接。
教育部高教司農醫處王啟明處長補充道,到2020年,力爭兒科醫師達到14萬人以上,每千名兒童擁有的兒科醫師數達到0.6人以上。
預 測
15至20年后兒科醫生荒可能得以緩解
閬中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蒲世軍說,在兒科醫生荒的背景下,全面二孩政策會對兒科醫生需求更大。
他說,如教育部從2016年開始恢復兒科本科專業,醫學生一般情況是5年后才畢業,畢業后再花3年接受規范化培訓再上崗,首批學子在8至10年后才能上崗。
蒲世軍預測,最近5年兒科醫生荒還會持續,如果國家加大了兒科醫生的培養力度,在15至20年后兒科醫生荒的情況可能得以緩解。
對于教育部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增加研究生兒科專業招生數量,力爭到2020年達到在校生1萬人”的措施,他認為,從本科開始培養兒科醫生效率會更高一些。
業 界 聲 音
閬中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蒲世軍:恢復本科兒科專業非常有必要
針對相關職能部門提出來的讓資深的內科醫生通過培訓轉崗兒科醫生的措施,蒲世軍認為,這要辯證地看待。“這是兩個不同的專業,從理論上講,得不到業界的認可,尤其難以得到兒科醫生界的認可;但是,如果從社會宏觀上考慮,不行也得行?!?/p>
“恢復本科兒科專業非常有必要,立即恢復還算不晚!”有著30多年從醫經驗的蒲世軍認為,當年做出醫學專業的調整就不科學。
還有醫衛界人士認為,從短期來看,讓內科醫生經過培訓轉崗為兒科醫生能解燃眉之急;但從長期來看,還得依賴于教育部門提供系統的人才培養。
川北醫學院黨委書記李成軍:如果通過審批,今年將招60至120人
去年,川北醫學院就向教育部申報了兒科專業。
盡管尚未開學,川北醫學院黨委書記李成軍一直密切關注著審批進展,他期待著教育部早一點批準學校開設兒科專業。
李成軍說,川北醫學院還開設有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盁o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我們兒內科和兒外科的師資和教學資源都實力雄厚,我們做好了準備迎接兒科本科專業的到來?!崩畛绍娬f,假設他們的申請被批準,首屆兒科本科生招生數量也不會太多,預計在60至120人。
全國政協委員羅良娟:應提高兒科醫生待遇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羅良娟一直密切關注兒科醫生荒的話題。
羅良娟說,通過研究生階段培養兒科醫生最大的弊端是這部分兒科醫生不容易流向基層,會導致基層孩子們看病難,一股腦兒擠往大醫院。因此,在本科階段培養兒科醫生,恢復兒科本科專業對于夯實基層人才,對于國家提倡的分級診療都非常有必要。
她提醒相關部門:在教育部放開本科兒科專業口子后,還要防止無人報考的情況出現。
為何沒有人愿意從事這個職業?為何學了兒科的還要轉行?
她說,還需要管理部門和醫院在制度層面上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醫院在考核兒增時,要回歸公益屬性,讓兒科醫生有更多獲得感,體面執業。她認為,待遇方面,醫院應該通過制定相關制度,保障兒科醫生的收入在醫院至少處于平均水平。
同時,她也呼吁社會上對兒科醫生多一份理解,為他們營造一個更好的執業環境。
基層醫院兒科醫生更緊缺
內科醫生兼兒科
在持續關注“兒科醫生荒”話題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基層衛生院的兒科醫生更為緊缺,好多鄉鎮衛生院幾乎看不到兒科醫生的影子。
案例
鄉鎮衛生院 幾乎沒有兒科醫生
閬中市涼水鎮有1.6萬人,鎮衛生院服務該鎮及周邊金城、紅土和石灘等鄉鎮人口共計5萬余人,其中,0至6歲的孩子有600余個,加上周邊前來看病的娃娃,該醫院日常服務0至6歲的孩子上千人。
鎮衛生院院長曹禮同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我還沒聽說周邊哪個鄉鎮衛生院有兒科醫生?!碑斎唬诘尼t院也沒有一名兒科醫生。
近日,正值娃娃生病的高峰期。每天,都有10多個患兒找曹禮同看病。
“我也不是兒科醫生,我的專業是內科?!辈芏Y同說,與其他很多醫生不同的是,他曾在閬中市人民醫院兒科進修過一年,因此,對付一些感冒、發燒、腹泄等簡單疾病還是沒問題。但是,遇到稍微復雜一點的病,他就感到了壓力。他說,由于兒科服務的對象表達能力有限,又稱為啞科。醫生望聞問切中的問,只能依賴孩子的監護人,在農村,絕大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老年人的表達能力也有限,再加上基層衛生院檢查手段有限,因此,對兒科的診斷更多憑醫生的經驗。
“我們一般把病情略微復雜的患兒向上級醫院(閬中市人民醫院)輸送?!辈芏Y同說,往往家長需要趕車兩個小時才能到閬中。他透露,每年,涼水鎮衛生院流向閬中市人民醫院的患兒達600人次左右。
影響
讓“分級診療”成為空談
從2015年起,醫衛界多了一個熱詞“分級診療”。
國家衛計委將其納入當年重要任務,此后,“分級診療”的理念通過各級媒體的宣傳,如旋風一般刮遍全國。分級診療的核心是讓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實現患者合理分流,為大醫院減壓,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頑疾。
兒科醫生的緊缺,能否讓娃娃看病實現分級診療?
涼水鎮衛生院院長曹禮同說,“基層醫院沒有足夠的兒科醫生,這只會加劇娃娃看病難,讓分級診療成為空中樓閣?!?/p>
重慶醫科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基層兒科醫生的數量和結構強大了,這樣,病人才會留在基層醫院,才能真正實現國家醫改要求的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病人的分流分級就診來破解“看病難”和“醫生荒”。
尷尬
給5萬元安家費,還是招不到人
兒科醫生荒,并非一朝一夕,早在六年前,閬中市人民醫院就看到了這個苗頭。
從服務的人群來看,城區的就診量加基層醫院轉診來的病人,每年,閬中市人民醫院要為10萬人次病人提供兒科就診服務。
兒科的患者就診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在最近幾年,醫院加大了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目前,醫院一共有17名兒科醫生資源,但一部分仍處于學習階段,還有一部分外派援非,真正在崗的兒科醫生只有9人。每天每個醫生要給近百名娃娃看病,幾乎沒有休息的空隙。
閬中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蒲世軍說,醫院為了招攬兒科醫生,早在幾年前就給學兒科專業的本科生開出5萬元安家費的條件,但依然吸引不到人才。為此,醫院招臨床專業本科生時,把“在兒科就醫”列入了入職的條件。
一所大學的堅守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每年年初,兒科畢業生就被“搶”光了
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不再單獨設置五官科學、兒科學、中醫外科學等臨床二級學科,合并調整為臨床醫學和中醫學。
在兒科學專業退下的浪潮中,重慶醫科大學成了為數不多的堅守者,始終都辦有臨床醫學(兒科學方向),招收5年制本科生。
近15年來,全國培養兒科醫生6000余人,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就培養了3138人,占比將近一半。
“這一辦學政策來之不易,當時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周雅德等一批兒科專家向教育部匯報兒科專業的特殊性,終于獲得保留臨床醫學(兒科學方向)的辦學資格?!敝貞c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廷玉回憶,經積極爭取,當時只有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少數幾所兒科教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的醫學院校,繼續以臨床醫學專業(兒科學方向)的模式堅持兒科專業人才培養。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培養以兒科專業為特長的臨床醫生和兒科高級醫學人才。”李廷玉說。
對于人才需求,醫院最有發言權。記者從成都幾家受訪的醫院了解到,每年招兒科醫生,他們最希望到重慶醫科大學招人才。一家實力強勁的綜合型醫院人力資源部主任甚至說,“我們去重慶醫科大學組團招人時,有些醫院甚至給我們打招呼,你們還是給我們留一點人才哈!”
“我們的學生有著扎實的臨床技能和良好的專業素養,這也是用人單位十分肯定我系學生適應臨床能力強的原因之一。每年年初,我們的畢業生就被用人單位搶光了?!崩钔⒂裾f。
兒科醫生如何煉成?培養一名兒科醫生8至10年時間,花費近20萬元
從一名醫學院的學子到穿上白大褂為孩子們看病,一個學子經過怎么樣的過程才能成為一名兒科醫生?
閬中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蒲世軍介紹,如果這名學生本科階段學的不是兒科專業,大學畢業后要花一至兩年考證,還要經過至少3年規范化培訓后才能上崗。當然,穿上白大褂在兒科坐診,要當一名好醫生,又至少需要5至10年的積淀。
這意味著,培養一名兒科醫生至少要花8至10年時間。
對于醫院來說,時間成本只是其中一項,還有一項是經濟成本。從他所在的醫院來看,每選送一名非兒科專業的醫生到大醫院進行規范化培訓成為兒科醫生,把培訓費、住宿費、生活補貼、交通費和五險一金等算齊,每個兒科醫生的培訓成本有16萬至17萬元。
作者:席秦嶺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