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門發文鼓勵家庭成員合葬 少占地可獎補
九部門發文鼓勵家庭成員合葬 少占地可獎補
民政部等九部門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據新華社電 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民政部等九部門24日聯合發布《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上述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據介紹,這是國家在殯葬領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首個專門性文件。
民政部指出,節地生態安葬工作仍存在設施供給不足,激勵引導和規范管理的制度機制不完善,群眾對節地生態安葬的接受程度不高,亂埋亂葬、骨灰裝棺再葬、墓位面積超標、過度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問題,與綠色發展理念不相符合。
對此,意見明確,將著力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改革,加強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提高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水平,培育現代殯葬文化。到“十三五”末,在鞏固和提高全國年均火化率的基礎上,較大幅度提高節地生態安葬比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節地生態安葬公共服務網絡,全面實行獎補激勵政策。
民政部表示,將通過鼓勵和引導的方式,讓群眾逐步接受節地生態安葬理念,支持和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如在火葬區,推廣骨灰植樹、植花、植草和骨灰立體安葬等方式,倡導選擇節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鼓勵家庭成員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單個墓位使用率;在土葬改革區,倡導選擇節地型遺體墓位以及遺體深埋、不留墳頭或以樹代碑。同時,還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鼓勵和支持選擇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符合節地生態要求的葬式葬法。
為吸引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意見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獎補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態葬式葬法納入獎補范圍;鼓勵探索建立環保殯葬用品補貼制度。通過建設城鎮公益性公墓、按比例配建節地生態安葬區域等方式,增強節地生態安葬服務供給能力。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