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幾乎所有種類進口食品均有不達標情況
質檢總局:幾乎所有種類進口食品均有不達標情況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十二五”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去年,我國食品進出口額已分別達到1159.2億美元和706.8億美元。監管結果同時顯示,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情況。
《白皮書》顯示,“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不合格食品來自109個國家(地區),其中超七成來自歐盟、臺灣地區、東盟和美國。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介紹,“十二五”期間,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一共是6.8萬噸,1.5億美金。這些不合格產品涉及幾乎所有的食品品種,其中一半是糕點餅干、飲料、糧谷及制品和乳制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等。
乳制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安全是進口食品中被關注的焦點。“十二五”期間,乳粉年均進口量突破100萬噸,約占國內乳制品供應量的兩成左右。嬰幼兒配方乳粉年進口量增加了2倍以上,2015年達到17.6萬噸。林偉介紹,在嬰幼兒配方乳粉方面,有15個國家的67批不合格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被檢出。這67批嬰幼兒配方乳粉主要來自于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韓國等15個國家。這些產品涉及一共133.6噸、217.6萬美金。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標簽品質不合格、污染物超標等等。
對于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各地檢驗檢疫部門均按照規定,做了退運或者銷毀處理,未流入國內市場。
(央廣網)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