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應與社會協調發展
本報記者 邢曉丹
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趙航
北京等大城市出臺限購令、嚴格控制公務車采購,諸多的政策相繼出臺,使得今年汽車產業遭遇冰河時代的觀點此起彼伏。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汽車產業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近日,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表示,汽車產業應該與社會協調發展,只有把這個平衡性的問題回答好,我國的汽車產業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全球第一背后是不能承受之重
趙航介紹說,近10年來,我國汽車工業一支獨秀,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據記者調查顯示,在2009年全球經濟恢復舉步艱難的情況下,我國汽車工業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并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產銷量第一的國家。此外,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私人轎車的消費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銷的主要動力。而由于受到當時國家刺激政策的影響,我國二三線城市潛在需求得到有效釋放,一線城市也呈現穩定的增長。
雖然我國尚未成為汽車強國,但是汽車大國的地位卻已經非常穩固。然而,全球第一的背后,也有著我們不能承受之重。趙航表示,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與社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汽車與能源供應、環境保護、道路交通、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已經遠遠超出汽車投資和生產層面。
不能孤立看汽車產業發展
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雙超1800萬輛,蟬聯世界第一汽車市場桂冠。與此同時,汽車產業也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呈現出了產銷和研發兩旺的勢頭。在這個產業紅紅火火發展的時候,國家的一系列限制政策接踵而至。“這是因為汽車工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化客體,需要政府、行業機構和汽車生產企業系統規劃和合理引導。”趙航說,“在中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必須把汽車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平衡性問題回答好,方能保持我國汽車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趙航認為,不能局限于從經濟的視角來考量汽車產業,而需要從汽車社會的角度,全局地審視和思考未來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盡管目前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趙航依然樂觀:“我預測未來10年中國汽車市場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1%。到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將達到3500萬輛。其中乘用車將達到2780萬輛。”從趙航的預測來看,中國汽車市場非常廣闊。“但是,我要強調的還是,這種樂觀是有前提的,有著政策前提。如果我們汽車不能很好地融入于社會,不能科學地構建體系社會,我們的汽車產業就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趙航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