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亮相:科學是生命的一部分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亮相:科學是生命的一部分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周銳)未來論壇15日為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及生命科學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舉行了媒體見面會。這是自2016年9月獲獎名單宣布后,兩位獲獎人首度同時公開亮相。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丁洪,生命科學獎捐贈人代表、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未來科學大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高西慶,未來科學大獎全程監督機構、畢馬威中國管理委員會委員鄒俊等出席了本次媒體見面會。
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得主薛其坤指出,中國作為有著幾千年燦爛文明的大國,當前對全球科學事業的貢獻是不夠的。未來科學大獎這種跨界聯合的壯舉,將對中國科學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薛其坤還專門指出了見面會現場的一個細節:“盧煜明教授和我被安排坐在最中間的位置上,可以看出組織者對科學家和科學發自內心的尊重。”
“能夠成為首位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得主,我非常的感動。”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得主盧煜明表示,科學對其而言是一種愛好,是生命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得到推廣應用,則是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我們的產前診斷方法已經在全球90多個國家被應用,這給了我的團隊極大安慰。”盧煜明說道。
見面會上,丁洪就未來科學大獎的評選理念和流程做了詳細的介紹。丁洪表示,獎項的評選過程很漫長,持續了半年多時間,而且是在非常認真和公正的環境下進行的。大獎科學委員會的科學家們把自己的信譽都押上去了。
“很多中國科學家默默無聞地做了大量貢獻,所以我們想讓大眾的注意力往科學家和科學教育的進步上做轉移。”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未來論壇理事張磊表示,國與國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學發展水平的競爭,今后科學技術將取代商業模式,成為最重要的發展推動力。
鄒俊表示,畢馬威非常榮幸能夠支持未來論壇的相關工作,畢馬威一直以來都致力于創新創業的探索,創新已上升為公司的全球戰略,同時也是畢馬威中國業務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于2016年,目前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兩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金。據了解,根據目前的獎金捐贈情況,未來科學大獎已確定新增“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項,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獎項范圍,增加應用技術類獎項。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