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有期徒刑上限偏低 建議升至二十年
人大代表:有期徒刑上限偏低 建議升至二十年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史林靜譚謨曉)“建議將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并對相關條款作出調整,以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蔡寧聯合裴春亮、宋豐年等3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議案,建議將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從十五年調整至二十年。
現行刑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條、第六十九條規定外,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在蔡寧看來,目前有期徒刑上限偏低,導致有期徒刑與無期徒刑之間跨度太大、無法合理銜接,影響了對某些犯罪行為的準確量刑。
“實踐中某些單罪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偏輕,判處無期徒刑又過重,但由于缺乏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刑罰設置,只好就低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就高判處無期徒刑,導致罰不當罪。”蔡寧說。
“在國外,不少國家和地區將有期徒刑的上限設置為二十年以上。相比之下,我國刑法規定的有期徒刑上限相對偏低。”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說。
“有期徒刑上限偏低、可適用的量刑幅度過小,還容易造成量刑失衡。”蔡寧舉例說,對于個人貪污、受賄數額在300萬元以下的,貪污、受賄幾萬元就有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在此基礎上每增加數萬元、數十萬元就有可能增加一年有期徒刑。而貪污、受賄數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則是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才會增加一年有期徒刑。
“貪污、受賄罪犯的犯罪數額相差很大,所獲刑期卻差別不大,量刑輕重比例不夠均衡,也不利于從嚴懲治腐敗。”蔡寧說。
此外,在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看來,有期徒刑上限偏低,造成刑罰結構不夠科學合理。“如果從立法層面適當調高有期徒刑上限,避免實際執行刑期過短,從而使死緩、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之間的刑期比例更為協調,刑罰結構設置更趨科學合理。”蔡寧說。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