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助推非洲工業化
“一帶一路”助推非洲工業化
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了非洲國家的工業化戰略,這給非洲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發展機遇
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把推動可持續工業化列為全球發展目標之一,這尤其關乎非洲未來50年的經濟轉型計劃。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了非洲國家的工業化戰略,這給非洲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發展機遇。中非產能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舞臺。
產能合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推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實現利益相關方的雙贏與多贏。西方國家也很重視非洲市場。例如,非洲國家水果產出豐富,但苦于缺乏先進的加工包裝技術,水果出口并沒有給非洲國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德國、意大利等國的食品加工包裝協會,看到這一商機后紛紛聯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奔往非洲。但他們大多把非洲看做其設備的出口目的地,并不關心扶植非洲自身的生產能力。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所提倡的產能合作,更希望看到發展中國家在進口之余,逐漸有自身的裝備制造能力。
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產能合作模式,已經走出了一條新路。中國重在通過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對象國的技術水平,從而對其相關產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2016年正式通車的亞吉鐵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兩國首都。鐵路在非洲是珍稀的基礎設施“資產”。中方不僅幫助對方修好鐵路,還拿下了未來6年的運營權。在這段時間里,中方一方面幫助對方培養工程技術人員,以管理運營鐵路,另一方面幫助對方建立機車車輛及設備制造廠。未來,埃塞俄比亞就能擁有本國在鐵路行業軟硬件方面的“造血功能”。
“一帶一路”倡議在地理上貫穿歐亞非三大洲,東起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抵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產能合作,重在促進這些亞非發展中國家開發其經濟潛力,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受益。而這正契合產能合作的本質,有利于實現各方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智能轉型,推動綠色發展。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裝備走出去。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客觀需要,也契合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需求,是擴大南南合作、深化南北合作的重要途徑。
(李勇 作者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