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生產過程破解低價低質
控制生產過程破解低價低質
——關于有效最低價招投標模式探討
余良云
有效最低價中標的模式,是在投標商滿足招標文件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以有效報價最低的投標商為中標人的招標模式。這種模式經過一段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工程建設和服務類采購項目中,有效降低了工程造價、節約了建設成本、杜絕了腐敗的產生。但該模式在貨物采購類項目上還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如采購商品低價低質、優秀廠家不參與投標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直是困擾實踐的難題。筆者認為,將專業知識與招投標實踐有機結合是解決問題的方向,即建立一支專家水平的招標隊伍,科學編制招標文件,控制產品生產過程,采取在滿足合理制造工藝技術參數下的有效最低價中標模式。
控制生產過程的合理性
在實踐中,有效最低價中標模式雖然對投標產品質量有要求,但對如何控制中標產品的質量沒有很好的辦法。這種模式確定的產品的質量可能是低水平的,因為招標文件提出來的基本都是使用要求和設計參數,對于產品質量有絕對影響的生產過程加工工藝參數卻沒有要求,因此無法控制產品在生產車間生產過程,給可能的偷工減料以可乘之機。有時即使設計要求很高,最終產品質量仍可能很差。從整個采購招標過程看,絕大部分招投標活動都是可控的,唯一不可控的就是產品生產過程,而問題癥結即在于此(工程建設同樣采用有效最低價中標,但由于其建設工地就在業主的本地,且項目施工過程有專業監理機構現場監控,因此工程建設生產施工過程是可控的,進而其施工質量也是可控的、有保證的)。因此,為了保證采購商品質量,使之低價不低質,就要解決有效控制產品生產過程的問題。
如何控制生產過程
如何控制產品生產過程呢?派專業人員現場監理,不可能也沒必要,那就得從工業生產的特點想辦法。工業生產產品首先有設計圖紙,圖紙有產品性能設計參數,生產車間為了將圖紙變成商品,還有一個專業部門,就是工廠的制造工藝科,由他們將圖紙分解成車間制造步驟,共多少步,每步如何做,都有詳細的工藝技術要求。人們通常很重視圖紙設計參數,認為設計要求高了,就一定會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其實不然,規范的制造過程和良好的制造工藝水平才是生產出優質產品的關鍵。因此,針對產品特點只需提出合理的高度專業性的生產工藝要求,并用可控可檢測的技術參數來規范其生產行為,那么生產商提供的商品質量就會有保障。這些技術參數包括產品使用性能、主體材料尤其是制造工藝參數等。不同的工藝參數就等同于不同品質的商品,因此,只要控制好產品生產過程的技術參數,就能采購到優質的商品。
既然技術參數是控制區分高、中、低端商品的可靠標準,那這個參數是該由何人制定,提出什么樣的標準才科學合理呢?顯然,技術參數應該是由本行業的高級專業人士根據業主的采購要求針對高、中端商品生產特點提出的不同要求。低端商品就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做,因為低端商品滿足最低使用要求就可以了。所以,建立一支招投標專家隊伍是非常必要的,這是提高招投標服務水平的必由途徑。
服務不光是看笑臉,而是看服務的內涵和品質,滿足業主合理需要是采購代理機構服務的最高境界。在專業人士提出招標技術參數后,為更具有說服力,應請相關的專家對該參數進行專家論證,多方聽取意見,然后將這些技術參數列入招標文件公開發布。專家對投標人的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在滿足要求的投標供應商中,誰的價格低誰就是中標候選單位。這就是針對不同業主的使用要求,用專業化的服務,完善最低價中標模式,使其對于任何場合任何商品的采購都能行之有效、結果都能令業主滿意。當建立并完善了這樣的招投標機制后,只要廠家嚴格按照專家制定的加工工藝參數去做,就能保證產品具有高、中端品質,既不需要品牌評審,也不需要限制低端生產商,就實現了讓同檔次的產品在同一標準下競爭、低價但不低質的目標。
控制生產過程的可靠性
為充分說明控制生產工藝過程是采購良好商品的可靠保證,下面以采購一批菜刀為例(工業產品太復雜、太專業)予以分析。
隨著生活的變化,菜刀品種也不再單一,而是分為高、中、低端商品,高端的達上千元一把,中端的在100元左右,低端的在20元左右。按正常要求,采購文件會對菜刀的大小、材質等提出具體要求。如果業主僅僅就需要低端菜刀,這種方式是可以的。但如果業主需要中端商品,僅僅提出菜刀的大小、重量、材質要求,低端生產廠家不僅能滿足而且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而中端廠家成本就沒法滿足最低價中標原則,雖然產品好也無法中標。原因在于,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菜刀,高、中端和低端商品的制造工藝過程和制造成本卻有不小的差別。其一,材料選擇是否是全合金鋼還是半合金鋼;其二,制造工藝有沒有鍛打,是模鍛還是自由鍛;其三,有沒有熱處理,是采用淬火還是調質;然后是生產管理是否規范、熱處理是否記錄完整、產品檢驗是否到位等,這些都是影響產品質量和成本的因素。但這些過程都是生產廠家在工廠車間里完成的,招標方是無法掌握的。商品交到業主手里時都是經過精心包裝后的成品,好不好,用了才知道。所以,為了采購到好的商品,就得提出控制關鍵生產過程的技術參數,如果是要采購中端產品,那么就按照中端產品的加工生產要素提出相關材料性能要求(力學性能達到多少、是否采用全鋼)、加工鍛打要求(是否模鍛)、熱處理要求(是否調質)、產品檢測數據(材料合格證和產品檢測硬度數據)等。只要廠家嚴格按照中端產品的加工工藝參數去做,就能保證產品具有中端品質,即使最價低者中標,質量也能有保證。
綜上所述,有效最低價中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模式,只要解決了低價低質的問題,可以說它就是一個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評標程序最規范且不容易產生腐敗的招標模式。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