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減法、乘法 尋求“放管服”最優解
做好加法、減法、乘法 尋求“放管服”最優解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集采機構的大廳里不再“人滿為患”,采購業務人員紙質辦公明顯減少,代理機構更加自律……此類現象背后的原因便是政府采購“放管服”改革的一日千里。
對此,北京市西城區也“快馬加鞭”,在放權、監管、服務三方面形成合力,讓政采改革邁向深入。
為權利做“減法”,采購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政策指引放權方向。據了解,2015年,北京市西城區財政局出臺了《北京市西城區財政局關于政府采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縮減了政府采購業務事項。比如,把原有的19項政府采購業務調整為9項;將新增立項、采購計劃和采購需求登記三個環節合并,調整為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填報,直接由預算單位根據集中采購目錄、采購限額標準和政府采購預算自行填報。關于政府采購資金支付方式,政府采購資金由政府采購辦公室撥付調整為由區財政局業務科室撥付,支付方式由財政直接支付調整為財政授權支付,進一步加快了財政支出進度。這些措施大大減輕了財政部門的工作負擔,強化了采購人的主體責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采效率。
除了“線下”放權,西城區財政局還探索了一套“線上”辦法。為落實“放管服”精神,提高采購效率,加強西城區政府采購管理,自2016年以來,西城區就全部共享了北京市協議供貨和定點服務政府采購項目招標結果。“不僅如此,我們還實現了采購平臺和供應商數據的實時分享。”西城區財政局的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從西城區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獲悉,以往,預算單位要填報協議采購項目的采購計劃、合同登記與合同支付等相關信息,采購流程十分冗長。同時,協議采購的操作還要先通過西城區財政網上服務大廳政府采購系統中的協議采購模塊,實操也相對麻煩。如今,西城區的協議采購操作平臺直接共享了“北京市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和定點服務綜合查詢平臺”(以下簡稱“市采購平臺”),將區域個性化管理內容嵌入市采購平臺,由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統一管理。該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預算單位可通過首都之窗北京西城網站和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網站訪問“市采購平臺”,實時查詢會議定點服務、辦公設備和印刷定點等49個集中采購品目的協議采購相關信息。同時,協議采購信息實時上傳至“北京市政府采購網”,以實現協議采購數據的互聯互通。
此外,西城區協議采購全部共享北京市協議采購項目的中標供應商、品牌、商品型號、價格及服務標準,這有效提高了協議采購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如,北京市協議采購項目實行兩年滾動招標,招標入圍的品目、品牌可不斷擴大,由此,預算單位可以根據需求多角度選擇,既可以在網絡平臺設置不同篩選條件對產品進行詢價選擇,也可以通過歷史成交記錄來“精挑細選”。
給監管做“加法”,政采環境方能更陽光
2018年初,財政部出臺了《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各地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管理,促進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規范發展。并且,財政部每年都會定期組織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工作。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財政局已陸續開展了多次政府采購專項檢查工作,“一盯到底”,嚴防監管“下線”。
據了解,西城區按照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全面自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政府采購專項檢查工作。根據《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西城區建立健全了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相結合的隨機抽查機制。對涉及舉報投訴的政府采購項目開展定向監督檢查,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督促單位依法開展政府采購活動;對日常監管事項,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等方式開展不定向檢查。關于自查,西城區要求全面覆蓋。去年,西城區作為北京市代理機構檢查工作的抽查地區之一,要求承擔其政采業務的采購代理機構和集中采購機構全部開展自查,這對促進采購代理機構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提供了有效途徑。對于重點檢查,西城區結合實際情況,今年擬抽取30家采購代理機構,并對抽查的代理機構隨機選取1—5個政府采購項目進行重點檢查,必要時還會延伸檢查相關預算單位,按要求公開檢查情況和處理處罰結果。
在檢查內容方面,記者在查閱西城區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檢查工作的資料時發現,本次檢查內容十分全面,涵蓋政府采購活動全過程,具體包括十個方面:集中采購機構和采購代理機構政府采購從業情況、委托代理協議的簽訂和執行情況、采購方式的執行情況、采購文件的編制與發售、評審組織、信息公告發布、評審專家抽取等情況、政府采購政策的執行情況、保證金收取及退還情況、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的通知情況、政府采購合同管理情況、組織驗收情況,答復供應商質疑情況和檔案管理情況。
另外,根據《北京市西城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18年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本次監督檢查工作分步進行,大致分為自查、重點檢查、溝通核實、出具檢查意見四個階段。其中,自查階段的時間是從4月下旬到5月,在此期間,西城區成立檢查小組,向被檢查單位下達檢查通知。被檢查單位根據通知要求,整理2017年度采購項目相關資料,對2017年政府采購從業情況形成自查報告,報送西城區財政局。目前,西城區已完成了65家代理機構的全面自查,并正在開展重點檢查工作。現階段,西城區財政局還在著力探索代理機構評價機制,優化檢查頻次。
給服務做“乘法”,解政采人的業務困擾
要想讓政府采購服務工作始終“溫暖人心”,就需要一絲不茍的“細心”和不厭其煩的“耐心”。對此,西城區財政局扎扎實實做好“乘法”,提高服務質量。
首先,在增強采購人服務、落實采購人內控機制建設主體責任方面,西城區財政局前端與預算單位互動,后端加強財政管理。西城區財政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幫助采購人建立了內控機制模板,從而規范了采購人編制采購預算和計劃、確定采購需求、履約驗收、答復詢問和質疑、配合投訴處理及監督檢查等重點環節的操作。”另外,西城區財政局在日常工作中也十分重視與預算單位的協同溝通。他們同預算單位建立了一個工作微信群,及時了解采購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群中為他們悉心解惑,有時他們還會上門進行指導。
除此之外,西城區財政局在政府采購法律法規方面的培訓、宣傳服務更是“精心”“悉心”和“貼心”。
針對財政部近年來制定或修訂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如《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第87號令)、《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財政部第94號令)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辦法》等等,西城區“多條腿走路”,采取了豐富多樣的學習和宣傳方式,讓全區的政采當事人得以充分學習。如,西城區曾組織全區范圍內的關于《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培訓,對提高西城區執法水平,營造公平公正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在去年,西城區財政局舉辦了全區政府采購業務培訓會,全區一級、二級預算單位和財政局各業務科室共計400余人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還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王叢虎和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大家解讀87號令和集中采購政策,讓眾多政采人一解心中的法規疑惑。
為了讓政采知識深入淺出、深入人心,西城區財政局還采用了“微動漫”的形式進行財政法規的宣傳。比如,在“西財工作”微信學習群推送的電子材料、或是在局機關和社區宣傳櫥窗張貼的紙質資料,再或是政府采購宣傳的折頁,里面都是通俗易懂且簡單有趣的“微動漫”。記者翻開了由西城區財政局印制的《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宣傳冊,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關于一對夫婦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漫畫,由此引入了相關的法律知識。而在語言描述上,宣傳冊的內容也十分生動,如,“政府采購是玻璃缸里的金魚”“采購文件存在大‘大BUG’怎么辦”等等,這些都增加了宣傳冊的可讀性。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