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難仍是制約發展的“瓶頸”
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75.4%和88%
充電難仍是制約發展的“瓶頸”
■ 本報記者 孫冉冉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而今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但與此同時,充電難問題也愈發凸顯出來,成為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時的一大“心病”。
充電難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一大阻礙
為實現節能減排,促進汽車產業發展,近年來,我國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持續發力,陸續推出財政補貼、免征車輛購置稅、減免車船稅等優惠政策。各地也紛紛制定計劃,并對新能源汽車發出了減免停車費、不限行不限號、降低充電服務費等政策“紅包”。一時之間,新能源汽車有諸多政策優惠加身,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充電難”仍然是諸多消費者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顧慮。在北京某品牌汽車4S店中,銷售員小李告訴記者,對于新能源車型,來詢問的消費者要遠遠多于購買的消費者。“大家一般還是對充電問題比較擔憂,擔心工作單位還有一些公共場所的充電樁配置不及時,也擔心充電樁不夠用,導致充電不方便。”充電難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這一點對于已經購買并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來講,更是一個讓他們十分頭疼的問題。電動車車主小劉告訴記者,他當初選擇購買純電動汽車主要是因為不用搖號也無需限行,但是現在卻又面臨著充電難的問題。“出去逛街、游玩時時常會遇到公共充電樁不夠用的麻煩,更氣人的是,有時充電樁還會被燃油車‘霸占’。”小劉抱怨道。
各部門為解決充電難問題“出計獻策”
上述問題也愈發引起國家和各地相關部門的重視。早在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曾指出,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同時要求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或預留建設充電設施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原則上分別為100%、10%、10%,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充電站。
2016年年初,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地方應充分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調動政府機關、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企業等相關各方積極性,對率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改造升級、解決充電難題的單位給予適當獎補。
2017年年初,由國家能源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單位內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中指出,公共機構(包括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與國有企業應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加快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建設,為單位和職工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創造有利環境。
北京、廣東、福建、云南等地為加大充電設施建設也紛紛推出相關政策。例如廣東省人民政府前不久發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中就對新建住宅配建停車場的充電設施建設提出了頗為嚴格的要求:廣東省新建住宅配建停車場必須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對于不滿足充電設施配建要求的新建住宅,廣東省各級住建部門不得辦理驗收手續。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則較為敏銳地意識到燃油車“霸占”充電樁這一問題,在8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強停車場內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中要求,建有社會公用充電設施的停車場應劃定電動汽車充電專用泊車位,并按照不少于1個專用泊車位的原則劃定,燃油車不得占用電動汽車專用泊位;如果有燃油車輛占用電動汽車專用泊位的情況,可及時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開展執法。
充電設施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
在國家和各地相關部門的政策鼓勵和指導下,我國公用充電樁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聯盟內運營企業的公共類充電樁共有27.9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12.3萬個、直流充電樁9.3萬個、交直流一體充電樁6.3萬個,8月比7月新增公共類充電樁3959個,從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7728個。
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仍有一些問題等待解決。例如我國目前充電樁運營商較多又各自為戰,有屬于自己的結算系統,給新能源汽車用戶造成很大困擾。有電動汽車車主表示,為了出門在外充電方便,需要辦理多家運營商的繳費卡,并下載多個相關手機應用,十分麻煩。國家電網公司日前宣布,其下屬智慧車聯網平臺與南方電網智能充電服務聯通。這標志著我國20家主要充電運營商和超過25萬個充電樁均接入“一張網”,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全面實現互聯互通。相信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智慧車聯網平臺與南方電網智能充電服務聯通后,上述問題會得到改善。
充電設施分布不均衡、平均利用率相對較低是另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今年8月,聯盟內運營企業的公共類充電樁共有27.9萬個,而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前10的省市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天津、河北、安徽和湖北,這10個省市就有21.6萬個公共類充電樁,其他地區的公共類充電樁數量仍然較少。而即使是在公共類充電樁保有量多的省市,也存在部分充電樁使用率較低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由于在國家和各地鼓勵充電設施建設發展的初期,部分充電樁運營商為搶占市場而未經規劃盲目建設充電樁,導致大量充電樁長期閑置,并且因已申報財政補貼而在短期內無法拆除。
此外,根據工信部、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2015年10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萬個,私人充電樁430萬個。盡管公共類充電樁數量近年來增速較快,但距離預期目標仍然較遠。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