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致富水政采潤三農
【水利采購在基層】
水利是農業經濟的命脈,隨著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各地掀起了新一輪水利建設的高潮,政府采購在基層農田水利建設熱潮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本報今日起特開辟專欄,跟進報道各地政府采購支持農田水利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敬請關注。——編者的話
引來致富水政采潤三農
——湖南漢壽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公開招標采購工作紀實
本報記者 李存才
今年初,位于湖南省洞庭湖區的常德市漢壽縣遭遇了50年一遇的嚴重旱災,但是大旱之年當地農業依然實現增產增收。此中的秘訣在哪里?原來,當地新近建成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高標準農田全部按時種上了早稻,沒有出現一例苗木枯死現象。依靠招投采購機制興建起來的水利排灌設施,讓這里的農業增產增收有了十足的底氣。
洞庭湖引來的“致富水”
漢壽縣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黃榮耀告訴記者,漢壽縣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涵蓋了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方面的建設內容。截至目前,項目區新建和維修機耕路67公里,建設高標準曬坪2500米,土地平整250畝;新建農田防護林折合面積2000畝;同時,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還幫助農民招標采購了216臺(套)農機具,支持農民依靠先進適用的農用機械開展生產。
據黃榮耀介紹,水利設施建設是漢壽縣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重中之重。2009年至2011年,建筑單位在項目區政府和群眾的支持幫助下,依靠精湛的技術,采用“清水現澆”施工工藝,先后建設了機埠15座,疏浚渠道21公里,砼襯砌渠道(含U型預制渠)135公里,新建附屬水工建筑物41座。
種糧大戶童雙福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之前,當地農田需要灌溉的時候,需要把洞庭湖里的水抽上來,利用年久失修的一條土渠,將水引到本村的農田里,至少需要3天的時間。如今,有了新建的水利項目,洞庭湖里的水通過提灌站和新水渠,只需3個小時就可以把村里的農田澆灌一遍,十分方便快捷。他說:“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老百姓引來了致富水,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德政工程。”
據統計,漢壽縣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項目實施之后,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25萬畝,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06萬公斤,項目區農民收入年增加總額可達300多萬元。
招標采購讓施工隊伍“優中選優”
漢壽縣巖王湖鎮紅菱村黨支部書記、種糧大戶曾召付指著家門口新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條水渠對記者說:“如果沒有這個項目,我們村4000畝稻田今年至少要絕收2000畝,項目為全村至少挽回了200萬元的經濟損失……。”曾召付是漢壽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據該縣財政局農發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依靠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及資金的支持,通過公開招投標興建起來的,覆蓋了漢壽縣巖王湖鎮和洋淘湖鎮兩個鄉鎮的15個行政村。
據漢壽縣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余習瓊介紹,漢壽縣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3個建設工期。為了打造優質農發工程,他們積極踐行公開招投標、資金公示、工程監理、縣級報賬制4項制度。在公開招投標方面,漢壽縣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委托湖南國建招標咨詢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實行公開招標,并主動邀請常德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漢壽縣招投標辦公室等單位加強監督,按照“依法、依規、依程序”的原則,對招投標工作的全部程序和內容,都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方法進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