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甲醇汽車奔馳在公路上的景象指日可待
八部委聯合發文助力甲醇汽車推廣應用
眾多甲醇汽車奔馳在公路上的景象指日可待
■ 本報記者 孫冉冉
一直在新能源汽車“大家族”中略被忽視的甲醇燃料汽車,最近終于收到了一份政策“紅包”。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交通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重點在山西、陜西、貴州等資源條件較好且具有甲醇汽車運行經驗的地區,加快M100甲醇汽車的應用。
多路徑探索新能源汽車發展
提起新能源汽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電動汽車。但事實上,甲醇燃料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也均為新能源汽車。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熱度居高不下。據中汽協統計,2018年我國汽車總銷量為2808.1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8%,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總達125.6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1.7%,仍保持同比高速增長。期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98.4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27.1萬輛,而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僅為1527輛。
電動汽車的相關技術也在快速進步。但與此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低、低溫衰減、廢舊電池處理難等問題仍有待突破。“與之相對的,甲醇汽車、氫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在這些方面具有相對技術優勢,但這些汽車在技術、生產成本、資源供應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還存在問題。”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表示,清潔能源汽車應該多元化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可見,氫燃料汽車的推廣應用已開始得到重視。有業內人士此前認為,氫燃料汽車將迎來“春天”,而甲醇汽車也值得推廣。
甲醇燃料具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
據了解,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有利于充分燃燒,可有效提升發動機功率。由于甲醇燃料理化性能接近汽油,在汽油機上使用甲醇燃料,發動機不需做大的變動,甲醇與汽油相溶性較好,可實現摻燒。同時,甲醇還是結構最為簡單的飽和一元醇,本質潔凈,其常溫常壓液態的基本物理屬性,使得儲、運、用以及能量形式的轉換更加安全便捷。
不僅如此,甲醇燃料還具有優良的環保性。據悉,甲醇燃燒后主要形成水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氮氣化合物遠遠低于汽油和柴油,尾氣中常規排放的一氧化碳、碳化氫均比汽油柴油低30%以上,是典型的“清潔替代燃料”。
實際上,我國很早就開始了甲醇汽車試點工作。自2012年起,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在山西、上海、陜西、貴州、甘肅5省市的晉中、長治、上海、西安、寶雞、榆林、漢中、貴陽、蘭州、平涼等10個城市,組織開展了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到2018年試點工作結束,并通過驗收,取得了積極成效,試點共投入運營甲醇汽車1024輛。
目前,我國甲醇燃料生產技術成熟,特別是通過劣質煤、煤層氣、焦爐煤氣等制取甲醇,實現了對煤炭資源的最大化清潔合理利用。推廣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也符合國家能源多元化及能源安全戰略。同時,吉利汽車、陜重汽等部分汽車制造企業已具備一定規模產能,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已具有甲醇汽車檢測能力。
由此可見,我國甲醇汽車產業發展已具備一定基礎并具有優勢。但目前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規模化應用推廣工作尚未展開。
《意見》或使甲醇汽車應用前景可期
為了加快推動甲醇汽車應用,《意見》提出,要在部分條件具備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工作,并要求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加快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
在建設甲醇汽車制造體系方面,《意見》提出,要鼓勵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生產企業提升甲醇汽車制造技術水平,合理布局甲醇汽車生產,強化甲醇汽車專用零部件制造能力。
在甲醇燃料生產及加注體系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甲醇。要求甲醇燃料生產企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建立完善的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體系。同時要求有關地區統籌布局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設。
在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意見》要求相關部門組織制定甲醇汽車技術條件、甲醇發動機技術條件等相關標準;加強甲醇汽車國際標準制定;完善甲醇燃料及加注體系標準。
為鼓勵甲醇汽車應用,《意見》提出,將重點在山西、陜西等資源條件較好且具有甲醇汽車運行經驗的地區,加快M100甲醇汽車的應用。同時,鼓勵在有條件地區的公務、出租等領域使用甲醇汽車,市政車輛、專線物流運輸等領域使用甲醇商用車。要求有關地區給予符合國六標準和甲醇汽車排放限值要求的甲醇汽車購買、運行等方面政策優惠,并要求甲醇汽車制造企業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
據悉,《意見》發布后,有諸多業內人士對甲醇汽車未來應用前景表示看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的發布表明了甲醇汽車的推廣應用更加受到重視,這符合市場需要,并且也是順應能源多元化這一趨勢的重要舉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