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要講政治 守規矩 優服務
在中央國家機關2019年政府集中采購負責人業務培訓班上,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趙建國提出——
政府采購要講政治 守規矩 優服務
本報訊 記者袁瑞娟報道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政府采購落實政策功能、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做到講政治、守規矩、優服務。”在日前舉辦的中央國家機關2019年政府集中采購負責人業務培訓班上,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趙建國就如何貫徹落實《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做好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做出如是表示。
首先,要講政治。趙建國強調,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強,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做好“三個表率”,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政府集中采購的政策功能。一是為各部門購買符合需求的貨物、服務和工程,保障中央國家機關有序運轉。要買到合適的商品,首先要科學編制采購需求,其次是要合理制定評分標準,最后是要嚴格規范評審程序。評審現場專家要嚴格按照采購需求和評分標準進行評審,打分要客觀公允。二是強化落實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對現有規章制度有明確要求的,如節能、環保產品的強制或優先采購,中小企業、殘疾人企業的價格扣除等政策,要固化到采購文件范本中,確保每個項目都貫徹落實,執行到位。另一方面,對現有規章制度沒有明確要求的,如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要積極探索、主動發力。可以探索在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開辟扶貧專區、特色場館,為創新產品采購、綠色采購等提供通道;在采購需求標準中適當對新產品、新技術進行傾斜,引導產業發展方向;在評價因素上,從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考慮,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導向,讓政府采購為發展改善民生、引導產業動向、推動創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其次,要講規矩。趙建國指出,政府采購涉及多方利益博弈,黨員領導干部在行使采購權時,要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矩,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一是守黨紀規矩。要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堅守紀律底線,不踩規矩紅線。
二是守法律規矩。采購部門要堅持依法采購,嚴格采購制度,規范采購程序,強化內控建設,承擔起更多的主體責任,自覺維護好政府采購的市場交易秩序。三是守市場規矩。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政府采購要更多應用市場機制,既要避免競爭不足,又要避免過度競爭。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需求要盡量貼近市場;評分標準要體現“物有所值”的理念;采購信息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公開;履約監管要更加精準,完善采購評價機制,規范采購競爭行為,凈化采購市場環境,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秩序。
其三,要講服務。趙建國指出,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作為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采購工作的執行機構,要牢記服務宗旨,強化服務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為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一是服務采購人,提供便捷高效的采購服務。要堅持規范采購、專業服務,讓采購人安心、稱心和暖心。二是服務供應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要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簡化手續、壓縮環節,擴大全流程電子化采購覆蓋面,試行遠程開標,讓投標企業不用到采購中心現場即可參與投標開標。三是服務社會公眾,擴大政府采購信息公開。要牢固樹立“公開是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理念,客觀公允地記錄采購過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違規操作及時預警。擴大信息公開范圍,通過集采平臺實施采購信息實時公開,提升政府采購公信力。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