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洋垃圾拒在國門之外
【熱點關注】
把洋垃圾拒在國門之外
■ 本報記者 吳敏
近日,由于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曾經的垃圾輸出國加拿大、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垃圾處理成為巨大問題。這引起了國內外對此事的高度關注。
我國禁止洋垃圾進口的原因何在?政府相關部門對于洋垃圾進口都做了哪些部署和安排?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積極規劃
禁止洋垃圾進口,并不是突發奇想。我國近幾年對此進行了積極規劃、穩步推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民眾身體健康。此文件明確,禁止進口4類24種生活類來源固體廢物。到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
2018年11月29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協調小組組長、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該會議上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2019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圓滿完成調控目標和各項改革任務,并部署了2019年的工作。
一要積極推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力爭法律早日修訂出臺,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二要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專項打私行動,持續強化固體廢物進口全過程監管力度,開展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專項執法行動,對問題突出的地方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三要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大力推動城鄉垃圾分類,繼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礎設施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加快提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裝備技術水平。
四要充分發揮協調小組的機制保障作用,不斷研究解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指導、協調和督促落實改革任務。
逐一落實
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按照“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的會議精神,會同海關總署等有關部門,繼續堅定不移地落實禁止洋垃圾進口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舉措,平穩有序推進各項改革工作。
在5月份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發言人介紹了近期禁止洋垃圾進口所做的工作:
一是積極推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力爭法律早日修訂出臺,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二是推動國際公約對塑料廢物管控。2019年5月,在巴塞爾公約第14次締約方大會上積極倡議全面管控塑料廢物的越境轉移。在我國代表團的堅持和努力下,“締約方可采取更嚴格要求”“進口塑料廢物可參照執行相關國際和國家技術文件”等寫入公約附件,即各締約方有權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是否禁止進口此類廢物。
三是加強對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監管。5月15-24日期間,生態環境部對進口銅廢碎料、鋁廢碎料和廢鋼鐵等非限類固體廢物的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將依法依規不予受理其進口固體廢物申請。
四是穩妥做好下半年進口許可證審批發放工作。去年12月,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將廢鋼鐵、銅廢碎料、鋁廢碎料等8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非限制進口類調入限制進口類,自今年7月1日起執行。
對于符合條件的廢金屬進口,我國會按照規定發放審批許可。據悉,4月下旬,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通知有關固定廢物進口和加工的企業,5月起即可向所在地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提交進口廢金屬申請。對于符合許可條件的申請,生態環境部將加快審批節奏,力爭6月底前審批發放下半年第一批廢金屬進口相關許可證。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審批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成果顯著
據生態環境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同比下降46.5%,其中限制類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51.5%。政策調整效果顯著,順利完成了階段性調控目標任務。2019年第一季度進口固體廢物343萬噸,同比減少37.6%,其中,限制進口類固體廢物進口量為271.5萬噸,同比減少38.5%。
據了解,在禁止洋垃圾進口的過程中,各部門相互協作、通力合作,司法、海關等部門給予了生態環境部門很大的支持。在去年“藍天2018”行動中,全年共刑事立案47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18名,打掉走私犯罪團伙202個,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等涉案固體廢物共155萬余噸。
在今年的3月22日,海關總署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9”專項第一輪集中行動,此次集中收網行動在天津等8個省(市)同步開展,僅一天,全國海關緝私部門一舉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團伙2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5名,查證廢塑料、廢礦渣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涉案貨物33.81萬噸。
不過,在如此嚴厲的審查之下,依舊有部分企業頂風作案,我國立志于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在經過2018這兩年持續、不間斷整治打擊之后,洋垃圾走私勢頭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后期“藍天2019”行動將會繼續施行。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