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輛科普大篷車順利交接
【科普大蓬車追蹤報道】
編者按:2011年8月,又一批科普大篷車順利交付到基層科協用戶手中了!科普大篷車隊伍又增添了一批科普宣傳的新生力量!對于新的一批科普大篷車,基層科協用戶是怎樣看待的?本次交接的科普大篷車又有哪些技術上的改進?記者最近走進科普大篷車交車現場,采訪了相關用戶單位和生產企業。本次報道是繼6月份本報推出的科普大篷車采購專題之后,又一期科普大篷車追蹤專題。
整裝待發的科普大蓬車
科普大篷車以機動靈活的傳播形式,以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多媒體的教育方法,將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弘揚和傳播到基層和偏遠地區,深受社會公眾的歡迎----
109輛科普大篷車順利交接
基層科協用戶正在驗收科普大蓬車內配備的科技展品。
本報訊記者吳敏報道8月15日和8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科協”)分別在南京和北京兩地舉行了今年的科普大篷車交接儀式。通過政府采購而來的109輛科普大篷車交車后,將奔赴全國各省去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
此次科普大篷車交接儀式之所以分兩地進行,是考慮到今年大篷車采購的中標廠商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五家中標廠商分別為南京南汽專用車有限公司、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有限公司、河南須河車輛有限公司和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交付的車輛數量分別為33輛、56輛、10輛、9輛、1輛。
據了解,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協科普工作的品牌項目。科普大篷車項目自2000年開展以來,已經整整11個年頭。十年來,中國科協按照“優化配置、合理布局、提升能力、規范管理”的工作目標,針對基層科普基礎設施短缺的問題,借鑒國外科技傳播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開發了具有流動科普功能的科普大篷車。從最初的設計研發、試點配發,到今天的全國申報、批量配發,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科學的工作和管理模式。科普大篷車從無到有,從一輛、兩輛到十幾輛、幾十輛,規模逐年擴大,到目前為止,配發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車輛已經達到490輛。大篷車以機動靈活的傳播形式,突破了傳統科普設施的地域局限,走進社區、學校、廠礦、軍隊、鄉村,以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多媒體的教育方法,將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弘揚和傳播到基層和偏遠地區,深受社會公眾,特別是貧困偏遠地區群眾的歡迎,被形象地稱為“流動的科技館”、“流動科普服務隊”。科普大篷車深入基層組織與基層群眾,促進了重點人群科學素質的提高,帶動了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提高。本次交接工作完成后,科普大篷車隊伍又增添了一批科普宣傳的新生力量。
作為基層科協的用戶,能夠擁有一輛科普大篷車,大家都用“幸運”兩字來形容。江西省南昌縣科協主席鄧國華對記者說:“今年中國科協配給江西縣一級科普大篷車的指標只有2個,我們很幸運成為其中一個縣。因為科普大篷車的資金配比是中國科協承擔70%,基層科協承擔30%,既減輕了基層科協的負擔,又為基層科協增強了科普宣傳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同時科普大篷車還是樹立科協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
新疆建設兵團科協這次也得到了一輛科普大篷車的指標。該科協工作人員張萬珠表示:“從北京接車以后,我們要用7天的時間才能把車開回新疆。在這回程的路上,科普大篷車統一的形象也是一種科普宣傳的重要形式。回到新疆以后,我們將盡快安排科普大篷車到基層單位進行科普宣傳,盡快發揮大篷車的科普作用。”
在基層科協用戶拿到科普大篷車的鑰匙以后,車輛生產供應商和展品供應商分別對用戶進行了使用培訓。
據了解,供應商代表南京南汽專用車有限公司王榮清總經理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書記李軍分別出席了南京和北京的科普大篷車交接儀式并致詞。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