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方桌
【歲月】
舊方桌
■ 賈雄偉
那張黃色的小方桌現在陳列在母親家的廂房里。它六十公分長、三十公分寬,四條矮腿只有二十公分高。我每次看見它漆滿金黃色的桌身,眼里都是一股酸楚,心里都是一陣感動。這是一張吃飯的餐桌,也是一張學習的書桌。至今,桌面上還有我笨拙的筆跡、歪斜的筆鋒留存……
冬日里,每當吃早飯前父親就會把方桌豎著平放在炕頭上。母親拾掇碗筷到桌上時,總是讓我第一個躥向炕里坐在桌子緊靠里邊的位置。母親把飯盆放在炕沿上,把第一碗飯盛給爸爸,因為爸爸要出去掙錢,把第二碗飯盛給兒子,因為兒子要出門讀書。母親總是最后一個坐在炕邊,她說這樣坐無論她下地盛菜還是做別的事情都方便不少。我和父親都是盤腿坐在熱炕里的,我們夾菜是“筷”到擒來的事——菜夾得得勁兒,吃在嘴里才香辣。看到父親吃得滿頭大汗,母親總是提醒他說:“別總跟孩子搶菜……”是的,三口人里面,母親菜吃得是最少的。她坐在炕沿幫上,得斜扭著身子去夾菜,不知是因為她夾菜不順便還是怕把菜湯濺到桌子上,反正她總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總是在我和父親腹滿腸肥之后才像模像樣兒地吃我們剩下的、天天由她熬制的菜蔬。我最愛吃母親在冬天時熬的白菜片。母親熬的白菜片粉嫩、肉透、溜滑兒、脆生,間有綠色的白菜葉在湯里漂浮,給人一種賞胃更賞心的快慰。白菜片出鍋的時機不早不晚,因此白菜片品嘗起來就既不生硬也不覺得爛大勁兒。我吃菜時有點兒急,母親就囑咐我慢點吃,沒人跟我搶,小心油濺到衣服上、落到方桌上燙掉油漆……現在想來,黃漆還真被燙掉一部分,因為黃漆底下原來刷就的紅漆星星點點地顯露出來,仿佛在告訴外面的那層黃“外套”:哥們兒,你要被燙壞了……
難忘冬季里一家三口圍坐在黃色方桌的三個邊上,嘴里吐著熱氣,吞咽熱騰騰的小米干飯,咀嚼熱乎乎的、無比筋道的玉米面餑餑的情景。因為桌面面積小,三人之間彼此的距離就非常近,每個人仿佛都能感覺到對方的氣息,感受到對方的心情。我們的手一遍遍地、無意地摩挲在光滑的桌面上,冬日里我們沒有涼意,心中只有感激和溫暖。
每天放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到外屋搬來方桌放在炕上——我要坐在方桌前寫作業。我把鐵文具盒放在桌面上,拿出作業本鋪在桌子上,再把胳膊搭在桌沿上,一字一頓地在方桌上寫寫畫畫涂涂算算……那時,我感受到了坐在屋里、坐在炕上寫字的溫馨舒適,哪怕盤膝而坐、弓腰而作、蜷身而屈也不覺得累,不覺得煩。
10歲以前,早晨我在桌子上吃飯,下午我還要在方桌前寫作業,寫完作業我還要用碗碰它,用湯燙它,繼續在它上面吃飯。方桌一天到晚至少三次承受我的撞擊,卻無聲無息,無怨無悔,它真的很偉大,很剛強!
10歲以后,我爸爸從城里買來了圓桌面,我們一家從此無冬歷夏就用圓桌面當餐桌了。爸爸還找木匠給我打了一個漂亮的寫字臺,外面刷上白油,上下好幾層抽屜、好幾扇開門。我的學習熱情大為提高,學習成績更加突飛猛進。
如今,20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會不經意地懷念起那方黃色的桌子。我有點要感謝方桌了,是它賜給了我童年里一段寧靜而安詳的時光,是它用小巧的腰身和柔和的色調帶給我人生路上一縷縷溫情的曙光、一抹抹濃濃的暖意。
(作者系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