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兩會代表委員呼吁: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本報訊記者昝妍報道在今年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聚焦養老改革問題提出了議案,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約為2.5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約為1.8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2.6%。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對此,今年兩會上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建議,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除政府出資外,要引入專業社會服務企業或組織參與運營,通過設施保障、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形成多層次、多途徑、多渠道的投資發展體制。她表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可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承受能力,形成不同檔次的服務標準,實行有償服務、低償服務。這樣既實現了政府購買服務,又滿足社區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同時也能吸引私人投資,拓寬資金來源。此外她還建議,繼續擴大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各界積極關注養老事業,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捐資、捐物或提供無償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張琳建議,將民政部下發的養老服務補貼和津貼進行歸集,允許為老人購買長期護理保險。她表示,2014年,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全國老齡辦聯合發文《關于做好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此后各省都有《關于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的通知》文件下發,每月有基本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百歲老人長壽保健補助等。建議對于低收入和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將這些資金歸集并允許政府用于購買長期護理保險,使補貼資金能夠發揮有效的作用,滿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長期護理費用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姜明認為,企業等社會力量在社區養老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她建議:“要明確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改造、運營獲利的政策支持。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養老設施資金籌措和利用中,細化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推動社會資源參與社區養老事業。”
全國政協委員夏寧建議:“著力配強配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的力量,實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定點包社區,縣區和鎮級醫院組建健康服務指導團包片,通過以財政出資購買服務或提供補貼的方式調動積極性,其中社區醫生還可以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點對點’開展上門服務和電話服務。”
此外,全國工商聯在今年兩會上也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問題,提出了關于《創新醫養結合模式,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提案,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引進多元化主體投資養老產業。加強規劃和引導,多元化引進歐美知名的養老機構,引入國內外知名保險商,吸引央企國企投資,特別是國內知名民營企業參與養老產業的市場布局。
民建中央也建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立政府對失能失智老人“包下來”的兜底機制。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通過政府補貼、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委托管理、購買服務等方式,發揮社區的平臺、載體和資源優勢。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