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采購指南》6.1修訂版(二)
聯合國《采購指南》6.1修訂版(二)
1.5道德標準
道德標準體系涉及對錯行為、道德責任和義務、道德原則和價值觀以及道德品質等概念。絕大多數與采購有關的原則,即公平、公正、公開和問責,都是以道德為基礎的。
由于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利用資金渠道或受益人委托給本組織的公共資金進行采購,所有活動都必須符合最高道德行為標準。本組織的每個業務單位以及代表聯合國項目事務署行事的所有個人必須在整個采購過程中遵守最高道德標準。
本節涉及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參與采購人員所需的道德操守標準和供應商所需的道德標準(包括如何管理供應商違反道德操守和供應商利益沖突)。
1.5.1一般行為標準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所有人員應遵守效率、能力和公正的最高標準。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應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對其作為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的地位產生不利影響的行動。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應遵守《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工作人員條例和細則》國際公務員行為標準(國際公務員制度委員會經常定義的)和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其他有關文書規定的職責法律框架。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在從事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有關的活動時,要求其所有人員的行為標準相同,而不論其簽署合同方式(工作人員、獨立顧問、聘請人、實習生、志愿者等)如何。
就參與采購活動的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而言,這意味著有義務在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內外的所有業務關系中保持無可挑剔的誠信標準。道德操守應適用于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合作伙伴、捐助者、各國政府、受益人和公眾的所有往來。采購官員絕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力或職務謀取私利,必須設法維護和提高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的地位。
1.5.1.1道德與規則
道德行為是采購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自我調節和反思的持續過程。不可能詳細規定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需要知道的允許事項和禁止事項;法律受規則制約,而道德則是基于對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的主觀認識,根據聯合國的價值觀來評估。因此,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的工作人員必須力求以法律精神或其他書面要求為指導,如同以法律文字為指導一樣;公共采購官員必須以該規則的目的為指導。這符合原則性業績的概念,這是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治理、風險和遵約框架的目標之一。舉例來說:這將防止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在看到技術報價后取消建議邀請書(RFP),然后重新發布建議邀請書,并修訂可能有利于某一特定提案的評價標準。即使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和某一投標人沒有經濟利益,但聯合國項目事務署評 價小組成員也可能感到無法客觀地參與評價進程。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應該回避該采購過程。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不得偽造作為采購過程一部分的任何文件,特別是未經評標小組成員再次簽字,不得更改評標報告的內容。這種行為終歸是不符合道德原則的,即使個人認為他/她有充分的理由做出改變。
1.5.1.2獨立性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不得尋求或接受除秘書長或秘書長授權其就影響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的事項(例如但不限于聯合國安全和安保部)做出決定的任何人以外的任何政府或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外部任何當局的指示。
在采購方面,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有時會感到有壓力,需要以特定方式開展一項工作。
在特定國家或區域負責采購的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可在保持其獨立性時給予特別關注。有時,他們可能會收到東道國的指示,但這不應損害他們的獨立性。如果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在任何時候認為這些指示威脅到他們的獨立性,必須咨詢他們的主管。
1.5.1.3問責制
總干事原則規定,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所有人員應堅持效率、能力和公正的最高標準,并應對其在本組織任職期間的作為和不作為負責。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對任何不當行為,特別是腐敗、欺詐、騷擾、性虐待、歧視、報復和濫用職權的案件,應采取零容忍政策。
所有個人都應對其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所采取的行動的合規性負責。任何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如不遵守規定的行為標準,均應受到紀律或行政處分。可對相關人員采取管理行動,糾正不構成不當行為的偏離預期行為標準的行為,或完成管理或行政行動。
1.5.1.4報告可疑不法行為/舉報者的保護義務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有義務報告同事的任何可疑不當行為,包括欺詐行為,應通過以下電子郵件地址向內部審計和調查小組(IAIG)報告:fraudhotline@promission.org。對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誠摯地報告任何涉嫌不當行為的事件,其有權得到道德規范干事 (ethicsofficer@unops.org)的保護,使其免受報復,這是根據關于報告不當行為或與正式授權的實況調查活動合作而免受報復的政策做出的規定。
1.5.1.5離職后限制
在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離職后,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前工作人員(包括從事采購工作或作為申購人的人員)不得:不正當地利用其原公職和職務,包括未經授權使用或傳播特權或機密信息;企圖為了第三方的利益或應第三方的請求不適當地影響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的決定,以期尋求被第三方雇用的機會;利用未公開的信息以及因其職務而為其所知的信息為個人謀取利益。此外,前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參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的采購過程,但須受具體的附加后服務限制,如:1,離職后一年內,離職前參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采購過程的人員不得尋求或接受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任何承包商或貨物或服務供應商的服務,或以其他方式接受任何形式的補償或經濟利益,無論這些承包商或貨物或服務供應商位于何地,只要其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開展業務或尋求開展業務的人員,而這些業務人員在過去三年為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服務期間以個人身份親自參與采購過程。2,離職后兩年內,在離職前參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采購過程的前工作人員不得在知情的情況下與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或單位聯系,或在其面前露面,這些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工作人員或單位代表任何第三方處理其過去三年為聯合國項目事務署服務期間與采購過程有關的任何特定事項。如果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員違反離職后的服務限制,他們可能會受到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人力資源政策的制裁。同樣,如果供應商從事此類行為,則可根據第1.5.4.1節“供應商禁止行為”和“供應商制裁”的規定對其進行進一步制裁。工作人員可要求總顧問明確其具體情況是否屬于這些限制的范圍。
1.5.1.6 道德操守辦公室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任何人員,不論其合同形式如何,都可以直接與道德操守辦公室聯系,就道德操守問題和道德困境提供機密咨詢和指導。道德操守辦公室的內聯網網站載有更多信息以及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道德操守干事的聯系方式。
(未完待續,本文由財政部國庫司翻譯整理)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