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靚麗的成績單是如何取得的
【來自實踐】
這份靚麗的成績單是如何取得的
——無錫市推動政府采購工作邁上新臺階綜述
自2003年起我國全面實施政府采購制度以來,各級政府采購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在探尋中求得進步。許多地方既有效實現了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充分發揮,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站在政府采購新時代的轉折點上,無錫市政府采購積極探索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發揮路徑,聚力服務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2018年,全市政府采購規模達293.44億元,同比增長46.36%;節能節水、環保類產品采購金額占同類產品比例均達90%以上;與中小微企業簽訂的政府采購合同金額占政府采購總規模的比例近三分之二。同時,無錫市構建的“以法治采購為核心,以陽光采購、效能采購為兩翼”的政府采購監管模式,獲得了全國政府采購創新制度獎、江蘇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綜合考核一等獎。
政府采購總體運行情況
無錫采購規模快速擴大,位居全省13個省轄市前列。以國際通行指標“政府采購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來衡量政府采購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乘數效應,2016年—2018年,無錫市政府采購規模分別為165.5億元、200.49億元和293.33億元,分別占該市GDP的比重為1.8%、1.91%和2.57%。三年來,無錫市采購規模占全省采購規模的比重從7.5%提高到11.6%,增幅明顯。
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政府部門履職和公共服務需要。無錫市通過加強預算控制和優化服務,切實從管理和操作上提高政府采購效率。
對于貨物類,嚴格落實有關厲行節約要求和嚴控“三公經費”增長等政策,大力壓減公用經費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無錫市貨物采購量增幅有所趨緩。2018年全市貨物類采購規模較上年增長3.17%。
對于工程類,無錫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建設,工程類采購規模在較高的基數上仍取得較快增長。2018年全市工程類采購規模較上年增長31.36%。
對于服務類,無錫市不斷加大政府購買服務類項目的采購力度,規范政府購買服務范圍邊界和購買目錄,積極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全市服務類采購規模較上年增長100.9%。如從公共衛生、環衛保潔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逐步全面推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再到政府履職所需采購的輔助性和技術性服務以及政府為維持自身正常運轉所需購買的服務,進一步拓展了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提升了購買績效。
采購事權逐步下放,縣區基層采購規模增長。該市于2018年起,將政府采購管理權限下放到梁溪區、濱湖區、新吳區,擴大采購人自主權,健全預算單位在采購活動全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實現了放管結合。2018年各市(縣)、區政府采購規模共155.37億元,比上年增長53.86%,采購規模占GDP的比重為1.36%,比上年增長0.39個百分點。
政府采購監管工作形成特色
以簡政、放權、服務為抓手,在推進“放管服”改革中提升政府采購服務質量。以“簡”提高采購服務精準性。一是簡目錄,把技術服務標準不統一、不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項目移出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二是簡流程,以財政一體化系統建設為契機,優化政府采購業務流程,實行計劃備案制,減少審核環節,進一步提高采購工作效率。以“放”調動基層管理主動性。及時向省級有關單位報批,將采購方式變更審批權下放縣級市財政部門。制定印發《關于建立健全三城區政府采購監管體制的意見》,將原由市財政統一監管的梁溪區、濱湖區和新吳區范圍內的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管工作下放至三個區財政部門負責管理。以“服”增強采購政策針對性。深入基層單位開展調查研究,就政府采購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征集縣(市)區級財政、街道以及市屬單位意見建議。收集吸納了20余條意見建議,修訂完善了《無錫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細化了執業要求、人員培訓、考核處理、信用評價等要求。
以規范、管理、監督為重點,在推進法治建設中促進政府采購依法有序開展。針對國內外政府采購領域腐敗案件高發、社會公眾關注度強烈的特點,抓住關鍵創新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從源頭上推進政府采購的法治建設。抓住預算關鍵,規范采購行為。加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規范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統一編制標準,強化對采購預算編制的審核和執行行為的監管。
抓住檢查關鍵,強化采購管理。依法依規開展考核檢查,組織開展社會代理機構、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及市級集中采購工作考核,督促采購人落實主體責任,提高政府采購質量與效益。
抓住制度關鍵,加強采購監督。建立健全了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工作機制,開展聯合打擊政府采購領域圍標串標行為。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機制,依法依規做好行政處罰、采購信息、采購合同等各類信息的公開,并將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納入政府采購監督檢查重要內容,提升政府采購工作透明度。
以效率、質量、公平為目標,在信息化建設中推動政府采購提質增效。突出效率,建設網上商城辦公用品自行采購專區,優化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讓數字多走路,讓采購人少跑腿,同時針對辦公用品、耗材和工會福利商品采購中存在的取證、管理方面難題,實行交易過程網上留痕,得到采購人普遍好評。
突出質量,研究開發了“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平臺”,提升代理機構政府采購活動的組織管理水平和代理服務質量,推進該市代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突出公平,無錫市財政局推動政府集中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推進批量集中采購、網上競價、電商直購、定點采購和項目采購“五位一體”的集中采購電子化執行模式建設。
以績效、規范、透明為管理要求,在采購權限下放中增強基層依法采購、依法監管意識。政府采購管理更加注重績效。江陰市、梁溪區、新吳區等地區積極推進預算單位網上商城采購。將政府采購管理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了“采”和“管”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延伸了政府采購資產的監管鏈。
政府采購流程進一步規范。各市(縣)區普遍建立了涉及資金審核、計劃申報、合同錄入、結果統計等各環節的政府采購全流程監管機制。江陰市、宜興市等地區優化政府采購工作流程,在資格要求、采購需求、評審辦法、采購流程、履約驗收等方面進一步簡化程序,提高效率。
政府采購信息依法全部公開。該市認真落實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工作要求,構建了政府采購網為依托的全市政府采購集中統一信息發布平臺,指導各區將采購項目公告、采購文件、采購項目預算金額、采購結果、采購合同等各類信息及時在政府采購網上公布,逐步實現采購項目全過程信息公開。
提升機制管理水平的兩個重點方面
政府采購集政府部門履職工具和政策工具、治理工具等功能于一身,既要在保障政府部門履職需要過程中落實“政府過緊日子”“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要求,提高政府資源配置效率,又要發揮參與現代治理的政策功能,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政府采購管理需要著力解決履行政府職能、發揮市場作用以及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這兩個層面的短板。
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需抓住供應商這個關鍵,著力規范市場供應秩序。近年來,中央省市突出誠信建設,不斷出臺規范政府采購的制度文件,著力構建規范有序的市場供應秩序。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對采購單位、采購代理機構和供應商在質疑投訴中的行為規范和法律責任進行了細化,進一步厘清了責任主體,規范了處理程序。同時,供應商依法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財政部門受理的投訴舉報案件不斷增長。但囿于相關法規對政府采購活動各方當事人權責規定,部分政府采購供應商濫用質疑、投訴、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和信訪舉報權力,此現象依然成為困擾無錫市政府采購監管的突出問題。基層財政部門人員力量不足,專業化機制建設滯后,難以適應取證量大、專業性強、敏感度高的要求,行政訴訟敗訴風險有所加大。另外,政府采購領域信用缺失、資質造假、圍標串標等現象時有發生。
在制度政策健全方面,需抓住制度創新,著力發揮政策引領示范作用。早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就把政府采購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政策手段。2007年國家及部分省出臺了一系列政府采購優惠政策和辦法支持企業創新發展。2012年財政部及江蘇省財政廳對涉及自主創新政策與提供政府采購優惠掛鉤的相關政策文件進行清理,廢止已出臺的支持政策。2015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也規定政府采購政策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牽頭,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各地政府不得自行制定政府采購政策,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引領示范作用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未能系統建立政府采購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充分運用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政府采購合同信用融資工作未能全面推開,沒有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因此,如何充分運用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支持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亟需探索。
相關政策建議
下一步,無錫市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開拓創新、依法監管,加快構建現代政府采購制度,著力規范采購行為,提高資金績效,推動政府采購工作再上新臺階,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制度體系。對于財政監管部門來講,適逢政府采購深化改革的歷史機遇,要以建章立制為抓手,把完善法規制度放在突出位置,重點解決目前法規制度上存在的不協調、不明確、不細化問題,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
一是研究制定改革工作方案。根據國家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和省制定的改革實施方案,研究制定相關貫徹落實措施,做好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制度設計,有效發揮政府采購制度在財政管理和宏觀經濟中的作用,助力現代財政制度的建立。二是系統、全面梳理市級政府采購文件,及時修訂、廢止與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不一致的文件規定,保持政府采購制度規范的系統完整和前后銜接,使政府采購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適時修訂完善《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實施細則》《政府采購投訴舉報處理工作規程》等,規范監管部門自身行為,降低法律風險。四是研究完善預算單位政府采購內部管理規范。指導各部門尤其是機構改革所涉部門加強從采購預算編制到履約驗收等一系列采購事項的內部管理控制,強化采購主體責任,推動各部門政府采購內控機制建設。
調整方式,積極破解政府采購監管難題。一是各預算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府采購工作。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總體要求和機構改革工作部署,積極做好機構改革涉及各部門的政府采購預算和采購項目計劃調整安排,盡快明確政府采購歸口部門,指定專人專崗負責政府采購,確保有序對接。二是研究制定投訴處理標準化流程和規范格式文本,明確辦理程序、結點、時限、責任等,強化政府采購重點環節和風險管控,有效防范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法律風險。三是研究探索代理機構“寬進嚴管”機制,降低市場門檻后網上開、評標,逐步實施分散采購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四是推進政府采購誠信體系建設。落實好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管理等辦法,做好供應商、代理機構、評審專家和采購人的失信行為信息的登記、采集、推送工作,將信用記錄的結果作為供應商資格審查、采購代理機構委托、評審專家管理的重要依據,推動和規范信用信息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的結果應用。五是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府采購”。完善網上商城監管機制,研究出臺《政府采購網上商城管理辦法》和《網上商城供應商考核辦法》,深入推進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實現辦公用品、耗材采購在線交易和在線監管。
優化服務,著力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一是探索研究政府采購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充分運用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通過價格扣除、鼓勵聯合體投標、保證金等方式給予中小微民營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政策支持,促進其健康發展。二是探索政府采購合同信用融資試點,有效發揮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功能,解決中小微供應商融資難問題。政府采購中標供應商可以憑政府采購合同直接向合作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無需提供任何形式擔保,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利率優惠和綠色通道,惠及更多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三是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綠色采購政策。依據財政部等部委剛剛發布的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品目清單和認證證書,督促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從采購需求擬定、采購文件制定、評審標準設定等環節,嚴格執行政府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政策,提高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市場份額。
(江蘇省無錫市財政局課題組供稿)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