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維護信息產業良性競爭
政府應維護信息產業良性競爭
清華同方電腦總工程師 劉鋒
在市場經濟沖擊下,一些地方政府對當地企業的地方性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整個行業缺少有序競爭,從而遏制了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因此,信息安全產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和維護整個產業的良性競爭顯得尤為必要。
在打破地方保護、維護信息產業良性競爭方面,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做法。以韓國為例,在國內半導體企業起步時,雖然歐美廠商已很強大,幾乎壟斷了各種存儲、晶體管、集成電路的市場份額,但就是在并不具備競爭實力的情況下,韓國企業依靠政府扶持日漸成長強大。
實際上,PC整機生產制造和半導體領域具有相似之處,比如單體企業規模越大,上游的議價能力就越強,企業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力也就越大。研發生產成本越低,企業的廣告和市場宣傳所分擔的成本也就越低,也會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發展。
對企業來說,在相同的研發能力和產業環境下,產能高的企業必然會比產能低的企業更具優勢。就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進程而言,我國已錯過剛開始有高利潤就擴張規模時期,政府如果已意識到信息產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就應積極利用政府采購等政策性手段扶持相關企業成長。否則,規模較小的信息類企業由于競爭力弱可能被快速發展的市場淘汰。
事實上,外國企業只要掌握了經濟脈絡,足以威脅我國信息安全。所以我國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并不是狹義上認為的國防、政務等領域的信息安全。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國信息安全涉及經濟領域在內的多個領域,不同領域還包含各自體系,每個體系的重點也各有不同。比如經濟領域含有市場消費體系,這個體系在信息化的支撐下偏重于金融、用戶私人信息及通信信息,而要保證這些重點方面的信息安全,就必須從技術方案、管理手段和相關方面的改進機制著手信息安全系統設計。
從信息安全產業本身來看,如果政府不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該產業前景就很可能不會平坦。政務信息化的相當一部分是涉密的,而這部分業務不能交由外國企業承擔。如果僅擁有這部分市場,國內企業的發展潛力非常有限,只有以政府市場為根基,輻射普通市場,才能促進企業不斷前行。國內企業只占有政府市場而無法在普通市場上站穩腳跟,也會對國家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梁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