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主可控的中國“城市云”
打造自主可控的中國“城市云”
——訪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
云計算將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可以按需獲取使用。
本報記者 梁爽
繼鄭州、南京、寧波之后,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與重慶、哈爾濱簽訂了城市云計算中心合作項目建設合同,與成都、無錫簽訂了云計算中心擴容項目建設合同,將為以上區域在城市管理、社會民生工程建設、企業服務和新興產業的繁榮提供科技基礎平臺。
究竟何謂“城市云”?政府將在云計算應用中起到何種作用?面對云計算領域引人關注的信息安全問題,曙光將怎樣部署? “城市云”的應用將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何種影響?對此,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中國政府采購報》:目前,曙光已在部分城市建立了合作關系,建設當地的“城市云”體系。請您先通俗地解釋一下什么是“城市云”?“城市云”都由哪幾部分組成?
歷軍:所謂“城市云”,其實是一種區域云,通過建立和整合城市的計算、存儲、網絡、安全、應用等IT資源,為一定范圍內的政府、市民、企事業單位提供統一的云計算服務交付的城市大型IT基礎設施平臺。
“城市云”涵蓋了一座城市大部分的IT資源,包括一個核心的云計算中心、一個同城備災中心以及多個行業云或混合云,他們都將在互信的前提下建立“聯邦”,邏輯上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對外提供服務。企業、市民和各種組織可以通過“城市云”公共服務門戶獲取各自所需的應用服務,而無需關心該應用所處的位置。在這種應用模式下,云計算將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可以按需獲取使用。
《中國政府采購報》:那么,“城市云”都有哪些主要功能?對于政府機關而言,建設“城市云”有其特殊意義嗎?
歷軍:建設完備的“城市云”,將提供以下幾部分主要功能:一是城市公共IT基礎設施平臺;二是云計算產業支撐平臺;三是政府信息化支撐平臺;四是企業信息化支撐平臺;五是新興產業發展支撐與孵化平臺;六是高性能計算云服務平臺。
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城市云”的建設對于政府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十二五”期間需要思考如何轉變建設模式。
現有的政府信息化系統主要以各行業主管部門與職能部門為規劃、建設主體,導致信息化系統建設分別規劃和分散建設,IT基礎資源利用率很低,資源共享難度很大,系統建設及運營維護成本不斷提高。同時,很多應共享的信息與數據很難共享,形成信息孤島,缺乏站在政府信息化的總體高度上頂層設計和規劃。
而以城市云計算中心為主體的城市云構架,可以站在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高度進行政府信息化的頂層設計和規劃,資源集中部署,并考慮現有設施與應用,是在整個城市的總體層面上規劃部署IT基礎設施,并且是通過資源池的方式提供基礎IT服務。
《中國政府采購報》:建設“城市云”的必要性和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歷軍:建設“城市云”不僅可以節省巨額的政務信息化初始建設投資,而且能夠降低設備折舊、人員成本和系統運維成本。按需付費的云計算服務應用模式能極大地節約社會成本,提高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和維護水平,消除信息孤島,提高政府運營效率和服務民生的水平。
《中國政府采購報》:政府在“城市云“的建設過程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呢?
歷軍: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云計算及其發展趨勢。
2010年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就聯合發文通知,要求加強我國云計算創新發展頂層設計和科學布局,并確定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無錫5座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
《中國政府采購報》:曙光公司在云計算方面尤其是“城市云”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對于未來,曙光有何規劃?
歷軍:截至目前,曙光已在全國各區域主導部署或支持部署了多個云計算中心,其中包括我國運營最為成功的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我國首個由企業投資并采用商業化運營的成都云計算中心、由政府與企業合作建設的無錫城市云計算中心,以及即將運營的曙光星云千萬億次計算系統華南超算中心等。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目標是將云計算從戰略發展方向到產品,再到實踐應用,進而全面展示,為外界呈現出自主可控、技術先行、應用領先的曙光云計算體系構架。
《中國政府采購報》:在云計算領域,業界公認的最大問題是信息安全。對于這個問題,您是怎么看的?在“城市云”的建設過程中,曙光將怎樣解決這一問題?
歷軍:由于云計算將帶來信息資源高度集中,這會帶來極大安全問題。我認為,自主可控既是云計算時代的安全閥門,又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的最高境界。
目前,曙光公司已經掌握了云基礎設施、云管理平臺、云安全、云存儲、云服務等一系列云計算核心技術和產品,可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自主可控的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因此,在信息安全方面,曙光已經做好了全方位部署,足以保障使用者的數據安全。
【記者觀察】IBM為“云”華麗轉身
本報記者 陳昂
8月23日,上海。在IBM云計算高峰論壇上,大中華區云計算事業部正式成立,這個由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從2011年1月起親自醞釀的事業部,將在IBM內部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即橫跨軟件、硬件、服務與研發等部門,集合所有云計算資源,以一個IBM形象貼近客戶,形成最為敏銳的銷售前端。
這種跨部門的整合,在IBM大中華區并不多見,而推動這次大動作的,是IBM的全新“云”世界觀,這個戰略的高度決定了IBM的所有變化。
云計算到底是什么?100個人有100種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云計算是市場和技術共同驅動的結果,由社會與經濟發展催生出的,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和物,都可通過云計算獲取服務。倪光南的觀點道出了云計算出現的必然和其最終的形式——服務。
而錢大群對云計算發展的闡述似乎更“浪漫”一些:“云計算是一個多階段的旅程,這個旅程始于標準化,經過虛擬化、動態架構、自動化部署一切皆服務,最終到達業務模式的創新,實現云計算。
正是基于對變革的深刻體會,IBM提出了“云生態”的世界觀,即由區域經濟模式、行業生態模式、企業業務模式和IT運作模式的轉型構建整個思想體系,構成了IBM“智慧云”的主體戰略:一是區域經濟模式轉型。中國目前正依托地方優勢大力發展區域經濟,一批城市經濟圈、區域經濟圈相繼形成,而中國經濟下一輪的發展將是區域性的大協同,云計算正是能夠支持這種大協同的平臺,政府可以有效利用云計算,站在整個區域經濟的高度進行協調管理。二是行業生態轉型。行業云不僅可以將整個行業的上下游企業融合到高效的流程中,而且可以為用戶提供覆蓋整個行業流程的應用,有效監控整個流程,增加流程的透明度,實現業務流程的不斷優化。三是企業業務模式轉型。云計算主要從三方面推動企業業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建立起沒有邊界的IT支持環境,幫助企業的業務活動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開;對企業已有服務的創新;構建新的服務。這已經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四是IT運作模式轉型。IT行業自身也面臨著云計算帶來的巨大變革,顛覆了IT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帶來IT資源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意味著全球信息服務業的重新布局。
可以看到,區域、行業、企業以及IT運作模式構成了IBM“云思想”的金字塔,在這個自上而下的整體轉型中,云計算將融入到金字塔的每一層,成為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