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桶箍
【歲月】
滾桶箍
■ 春寧
滾桶箍就是大家常說的滾鐵環。因為塬上人當時滾的鐵環絕大部分是用來箍木桶的桶箍,滾桶箍便成了名正言順的稱呼。那時日常取水已不用木桶,只有個別家庭用來存放糧食,或偶爾應急取水。桶箍在失去原有價值和用途后,便成了孩子們滾動玩樂的工具。
也有個別人把滾桶箍叫“滾鐵圈兒”。塬上人很少把圓形的東西稱“環”。“環”偏重于官方和正統,多了點莊重文雅,從塬上人口中講出來顯得詰屈聱牙,生澀而不接地氣。“圈兒”帶著煙火氣,這份庸常和俗氣親切自然許多,質樸而順嘴兒。
滾桶箍是比我們大一輪兒的叔叔、哥哥們玩的,我們一眾小孩兒只是跟著他們起哄看熱鬧,但那“熱鬧”卻是我們童年里難得的獨特美景,是孩提時代慢咂細品的醇香“糖果”,永遠刻印在記憶深處,不時讓人駐足回望,咀嚼并沉醉。
遠遠聽到嘩啦啦一陣兒脆響,我們一幫小孩就不管不顧地丟下眼前一切,趕緊往路邊跑,去看他們上學或放學時聲勢浩大的“滾桶箍大隊”。
他們斜挎著書包,一邊滾著桶箍,一邊交談嬉鬧,不時換一下手,桶箍瞬間從身體這邊就到了那邊。有的像籃球名星炫耀運球技藝一樣,不斷變換滾桶箍的花樣,在鄉間凹凸不平的土路上逍遙和張揚。
那個年代的塬上,幾乎所有游戲用的東西都是手工制作,帶著鮮明的個性和野趣。桶箍大小新舊不一,顏色深淺有別,確實沒有桶箍的會用幾根粗鐵絲絞合在一起來滾。還有在桶箍內面貼上圖案或涂上顏料的,滾動起來五彩紛呈。他們在游戲中自得,我們在追隨中興奮,各自陶醉在各自的世界。
滾桶箍的手柄也千差萬別,木柄的、竹柄的,直接用鐵絲彎成手柄的,在手柄上有纏布條的、盤皮條的,或套上皮套兒的,花里胡哨,多姿多彩,展示著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顯露著貧富和喜好。
雖然是一個簡單的鐵圈兒,但因為真心喜歡和癡心把玩,便激發出極大的潛能,玩出了高超的技巧。一個輕巧的鐵勾,把笨重的桶箍操弄得得心應手,如同身體自然延展出的一部分。用我們當時的眼光看,真有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們不僅能在平地上滾動自如,即使在高低起伏的鄉間土路上也能如履平地,還可以在收割后的莊稼地里滾,在坡路上、冰面上、河邊的亂石灘,甚至晾曬的糧食上滾。可以挎著背簍滾、挑著擔子滾、排著隊滾、推著車滾,還可以滾著桶箍過門檻、跨邊溝。我二叔上學時,能從我們家里開始滾,一路斬關奪隘,一口氣兒滾到學校的教室。
他們經常比試看誰滾得慢而不倒,誰能頻繁急轉彎,誰能連續翻越障礙等。在麥場里擺上一溜兒石頭,一個個輪流滾著桶箍在石頭間穿梭;在一定距離內平行架幾根竹竿,一個個滾著桶箍跨越;選一段起起伏伏的坡路,看誰既能控制好速度,又能很好保持平衡,等等。他們會因地就勢組織各種比賽,讓我們大開眼界,挓挲著臟兮兮的雙手為他們大呼小叫。我們這幫“粉絲”擁躉的簇擁追隨,是他們樂此不疲炫技賣弄的極大動因。在我們的喝彩中,他們玩得更加起勁和投入。
時光飛逝,經歷幾十年歲月滄桑后,回顧貌似曲折多姿的人生,真正的人生快樂,難道不正是簡單平和與自我討喜嗎?用單純的眼光觀察世界,用純凈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也只有在單純天真的心態下,我們才能與這個世界真正共融,才能享受到自在的人生。
(作者單位:軍委后勤保障部采購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