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對消費者十分有益
【一家之言】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對消費者十分有益
■ 張澤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5.6%和19.3%,為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據專家預計,今年我國退役動力蓄電池累計將達20萬噸。隨著第一批新能源車使用年限逐漸超出質保期,究竟是采取更換新電池繼續使用,還是轉賣進行二手車交易,將成為車主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綜合現在的市場條件,筆者認為,在廠商的支持下選擇將新能源車廢舊電池進行回收梯次利用,對消費者來說是較好的選擇。
二手新能源車更換電池梯次利用比轉賣更劃算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19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中提到,新能源車二手貶值愈發嚴重。新能源二手車由于缺少檢測標準、電池技術迭代加快、質保周期不足等因素,導致新能源二手車供需市場低迷,用戶權益得不到保障。不過,如果新能源車廢舊電池能夠得到有效梯次利用,消費者將得到一部分有效電池成本補償。理論上,在新能源車電池加速貶值的階段,選擇更換電池將比轉賣二手新能源車更加省心劃算,當然這也同電池更換便捷度和手續費這些終端更換體驗有很大關系。
目前,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管理逐漸由廠商主導,已有廠商開始布局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但在市場上不占主流,前景也不明朗。然而新能源車廢舊電池批次利用回收網絡建設卻已大踏步展開,以中國鐵塔公司為例,該公司已開始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回收體系建設,進行流程穿越和商業模式探索。鐵塔公司目前已在廣東惠州、河南新鄉、江蘇南通、四川綿陽建立了動力電池回收與創新中心。中國鐵塔還于2019年6月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鐵塔能源有限公司,發揮自身資源和運營經驗優勢,以動力電池為載體,面向社會提供備電、發電、換電、儲能等能源服務。
按照工信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下旬,已有543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已完成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平臺注冊,累計上傳溯源信息460萬余條,89家汽車生產企業在全國已設立5116個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這一系列動作,無疑為嚴格管理并暢通新能源車廢舊電池回收打下了不錯的發展基礎。
“車電分離”梯次利用為消費者帶來方便
工信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和全生命周期溯源監管,建立完善了相關標準體系。這一系列政策文件對規范目前尚在起步期的梯次利用市場意義重大。
對廢舊機動車拆解的監管也日趨嚴格。2019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共同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加強廢舊汽車、家電和消費電子產品拆解產物流向監管,并準備制定《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配套實施細則。報廢機動車監管網絡的“袋口”在越扎越緊。
“車電分離”模式也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今年4月,財政部《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到要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10月15日,工信部表示正在加快制定《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國家標準,支持電動乘用車整體式快速更換電池廂等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為換電式電動汽車提供開發設計指導和安全測試依據。未來如果電池可以實現標準化替換和靈活可拆卸,無疑將大大便利回收企業對電池的拆解回收,提高企業和個人車主回收電池的積極性。
電池梯次利用產業發展迅速
電池梯次利用產業的迅速發展,將為消費者選擇梯次利用動力電池提供良好環境。中國鐵塔公司自2018年起,無論新建還是存量基站都停止采購鉛酸電池,改用梯次動力電池予以滿足。目前已在全國約30萬基站的備電領域使用梯次電池量約4Gwh,相當于10萬輛電動乘用車的退役電池量,并在全國規劃建設6個回收利用區域中心,是全國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主渠道。
北汽鵬龍、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以及格林美、廈門鎢業、河北鋼鐵集團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共同在河北省黃驊市實施了北汽鵬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資源化項目。該項目將以市場化方式,充分發揮京津冀在人力資源、技術研發、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區位互補優勢,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探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盈利模式。
新能源車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商業模式還在發展初期,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隨著技術不斷發展,終端更換電池的日趨方便,梯次利用新能源車廢舊電池終將走進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