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平臺”讓扶貧干部大顯身手
政采扶貧小故事
“832平臺”讓扶貧干部大顯身手
■ 本報記者 袁瑞娟 牛向潔
“幸虧有了扶貧‘832平臺’,才讓我在掛職扶貧路上有了用武之地。該平臺不僅幫我們解決了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的銷售難題,而且為推進平安區的脫貧工作助了一把力。”國家稅務總局派往青海省掛職副區長的財務管理司資產處處長崔恩彬,近日對記者深有感觸地表示。
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崔恩彬掛職的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借助扶貧“832平臺”的電商銷售農副產品累計達2400多萬元,客戶數量達1200多家,采購單位的“回頭率”超過80%。
搭乘“832平臺”順風車
讓富硒產品“走出去”
時鐘撥回到2018年3月,崔恩彬主動申請到青海扶貧。帶著扶貧任務,初到這座高原小城的崔恩彬顧不上頭暈、缺氧等高原反應,立即進入工作狀態,詳細調研了解平安區的實情。
平安區號稱“高原硒都”,卻苦于信息不暢、沒有銷路、產品價格低,富硒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
“可以把平安區富硒產品賣到中央部委,既能給機關干部們送健康,又能給平安區百姓謀實惠。”在了解清楚平安區的情況后,崔恩彬向區長汪源來提出建議,區長當即表示支持。
一個月后,崔恩彬返回國家稅務總局參加扶貧工作會議,詳細介紹了平安區富硒資源和富硒產品,得到了總局的認可和支持。初戰告捷,從北京返回平安區后,崔恩彬向區政府匯報平安區富硒農產品銷售方案。根據方案分工,崔恩彬主要負責外部銷售。
成為平安區富硒產品的“推銷員”,崔恩彬干勁十足,經過一番不懈努力,終于拿到了國家相關部委購買平安區富硒特色農產品的訂單。但是訂單來了,平安區卻在貨源組織、產品發貨等方面出現了問題。
在外忙于“推銷”的崔恩彬獲悉,平安區賣往國家稅務總局的土豆不僅延遲發貨,還發了芽,已經無法食用,只能銷毀。同時,崔恩彬發現,平安區農副產品沒有回頭客。經過調查,客戶反映牛羊肉品質不錯,但是存在發貨慢、價格高的問題。對此,崔恩彬感受到了些許壓力,也有幾分沮喪。
正當崔恩彬為平安區農副產品無法“走出去”而一籌莫展時,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和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推出了扶貧電商平臺—“832平臺”。
隨即,國家稅務總局轉發了 財政部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文件,要求全國稅務系統機關食堂預留指標和金額,通過扶貧“832平臺”購買農副產品。為此,崔恩彬立即研究學習政府采購扶貧相關政策,了解扶貧“832平臺”的相關要求,并聯系相關部委同志,積極了解各單位的政采扶貧執行情況。
“看到國家推出了扶貧‘832平臺’,我當時就意識到這對于扶貧工作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是一個很有力的抓手,一定要抓住政府采購支持脫貧攻堅的這次機遇,充分利用好‘832平臺’銷售平安區的扶貧產品。”崔恩彬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
掌握了政策要求,崔恩彬在心中規劃出了一個平安區扶貧產品銷售的“新圖景”:借助“832平臺”,發揮稅務系統單位多、覆蓋范圍廣、需求量大的優勢,盡可能將平安區特色富硒農產品和高原優質牛羊肉推廣到全國稅務系統的單位食堂,并逐步帶動其他單位購買平安區的農副產品,從而把高原優質農副產品推向全國。
解決銷售難題
將“頭回客”變“回頭客”
方向已明,關鍵在執行。
在平安區2019年度的消費扶貧任務還未徹底完成時,國家稅務總局又將一筆18萬元的扶貧采購訂單交給了平安區。為避免在貨源組織、產品發貨等方面再出問題,崔恩彬與區委書記靳力積極溝通后決定,一定要充分運用一頭連著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一頭連著各級預算單位政府采購大市場的扶貧“832平臺”。
但是,要在扶貧“832平臺”上順利銷售出去農副產品,涉及尋找貨源、加工與包裝、運輸等一系列環節,且青海地處偏遠,物流成本高昂。為此,崔恩彬立刻展開調研,聯系區扶貧局、工信局和供銷聯社等部門,了解到王勝江的電商公司已在“扶貧832平臺”上開設了平安第一家店鋪。于是,崔恩彬聯系王勝江商量銷售事宜。
王勝江作為平安區本地人,2015年成立了電商公司,富硒蒜醬、含硒小麥粉、富硒苦蕎茶、黑枸杞……這些優質特產王勝江都賣過,但由于缺乏合適的銷售渠道,公司每月銷量屈指可數,一年的銷售額僅有兩三萬元。
當崔恩彬向他介紹完總局交給平安區的18萬元牦牛肉和高原羊肉的采購任務和其他省稅務局的訂單,并將通過“扶貧832平臺”銷售的想法告訴了王勝江后,王勝江喜出望外并表示,一定在保證質量和服務的基礎上協助崔恩彬完成銷售任務。
為了干好工作,崔恩彬一邊大力推介平安區在扶貧“832平臺”的產品,一邊協調電商發貨。在全國稅務系統推介后,電商銷售成果立竿見影,僅14個工作日,平安區農副產品銷售額就突破了100萬元。由于產品質量好、發貨快、服務優,國家稅務總局機關服務中心再次訂購了28.2萬元的牛羊肉。
根植產業扶貧
謀劃扶貧長遠效益
當全國各地稅務系統的訂單紛至沓來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由于訂單數量巨大,王勝江的電商公司缺乏大批量供貨的經驗,沒有足夠的庫存,無法正常發貨,隨時可能出現爆倉的風險。
崔恩彬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省扶貧局,積極協調解決問題;同時向各省稅務局說明情況,請各單位分期分批下單,保證貨源新鮮。最終,在省扶貧局幫助下,王勝江找到了足夠的貨源,崔恩彬同王勝江一道,緊盯產品質量,抓緊時間發貨,順利解決危機。
針對電商銷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崔恩彬逐一向王勝江提出一系列建議。在崔恩彬的幫助下,王勝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扶貧“832平臺”,并招聘58個人組成專業團隊負責平臺運營。王勝江還將牛、羊肉收購渠道拓展到青海玉樹和海西,以高于市場價1元/公斤的價格從牧民手中收購牛羊,帶動了400多戶牧民發展養殖業,增收40多萬元。
目前,平安區農副產品電商已經走上良性發展軌道,而更深入的扶貧行動還在繼續。結合產業扶貧,國家稅務總局在位于青海高原地區的平安區投資建設了97個羊肚菌拱棚項目,帶動7個村157戶建檔立卡戶年均增收3萬元,實現產業種植、精深加工、電商銷售一條龍模式,打造了平安區脫貧致富的“金蘑菇”。
如今,“832平臺”讓平安區的貧困群眾富了錢袋子,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扶貧帶來的紅利。擺脫貧困的農牧民感慨道:“千好萬好不如黨的政策好,給錢給物趕不上政府搭建一個好平臺。”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