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代表委員有話說
觀點集錦
鄉村振興代表委員有話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
鄉村產業發展可從三方面出發:一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根據村莊的資源稟賦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二是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尤其是要用工業化的理念、方法、技術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時還要延長產業鏈條,促進農業跟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三是運用更新的技術、模式和銷售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委書記陶勛花:
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立法進程,加強和規范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有集體統一經營資產的村(組),特別是城中村、城郊村、經濟發達村等,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推動村集體與社會資本的合作,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紹容:
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提高山區公路標準等級和同等級道路補助標準。設立自然災害防御基金,提高山區道路防災減災能力。繼續深化幫扶機制,支持已脫貧區縣全部納入鄉村振興國、省、市對口重點幫扶縣,對不能納入重點幫扶縣的少數民族地區,安排央企、國企、高等科研院校結對幫扶。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
著力打造一支能夠擔當鄉村振興使命的人才隊伍,建立培育鄉土職業農民工作機制,分類開展全產業鏈脫產封閉培訓,讓鄉土人才“破繭成長”。建立引進鄉土人才工作機制,依據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建立激勵機制、暢通渠道,鼓勵優秀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專家學者等到鄉村創業,并提供政策支持,讓他們扎根農村“破土飄香”。建立村黨組織書記選拔培養工作機制,選好村黨組織書記,定期進行輪訓,全面提高帶富能力,使其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云南省主委、云南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楊曉紅:
建議中央相關部門會同各省市區,對全國范圍內扶貧摘帽地區的情況進行科學客觀的總體評估,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其后續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點進行準確定位,確定不同地區需要持續幫扶的重點思路和主要方式等。農業農村部和鄉村振興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脫貧摘帽地區與其所在行政轄區區域內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具體指導意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過渡期”的階段性目標、幫扶重點和實施路徑。研究機構應開展深入研究,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江蘇省副主委、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德才:
鄉村振興需要培養人才,發揮基層“兩委”(即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帶頭作用,提升“兩委”負責人專業技術水平。加大鄉村人才庫建設,完善鄉村人才認定標準和管理辦法,加快培育鄉村本土農技人才。推動農民新技能再培訓,充分調動農業院校、院所資源,通過對口援建等方式在農業集中區域建設農民學習“充電站”。加快建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載體及師資、標準、認證體系。鼓勵涉農企業助推農業人才培養,采取“企業(生產基地)+農學生+農戶”的模式培育農學生。
民革中央:
保護和發展鄉村文化對于鄉村振興工作非常重要。通過走訪、調查和梳理,形成村落文化基礎數據庫。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引入社會資本,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與旅游等產業發展相結合,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當地村民和村集體的作用,共同挖掘、利用、傳承、提升鄉村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激勵村民參與鄉村文化實踐,鼓勵鄉村文化創新。
(文字:孫冉冉 張明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