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三項管理規則
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三項管理規則
本報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三份文件,進一步規范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活動,保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各參與方合法權益。
在登記方面,文件明確,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根據安排,注冊登記機構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對全國碳排放權的持有、變更、清繳和注銷等實施集中統一登記。注冊登記系統記錄的信息是判斷碳排放配額歸屬的最終依據。
在交易方面,《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規定,全國碳市場交易主體包括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目前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生態環境部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適時增加其他交易產品。
碳排放權交易應當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進行,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交易主體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應當在交易機構開立實名交易賬戶,取得交易編碼,并在注冊登記機構和結算銀行分別開立登記賬戶和資金賬戶。每個交易主體只能開設一個交易賬戶。
同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規定,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交易機構應當設定不同交易方式的漲跌幅比例,并可以根據市場風險狀況對漲跌幅比例進行調整。當交易價格出現異常波動觸發調節保護機制時,生態環境部可以采取公開市場操作、調節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使用方式等措施,進行必要的市場調節。
在結算方面,文件則規定注冊登記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作為結算銀行,并在結算銀行開立交易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用于存放各交易主體的交易資金和相關款項。注冊登記機構對各交易主體存入交易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的交易資金實行分賬管理。注冊登記機構與交易主體之間的業務資金往來,應當通過結算銀行所開設的專用賬戶辦理。
(綜合)
福建三明發放首批林業碳票
本報訊 村里一棵樹沒砍,但賣出了14萬多元,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村支書張林順激動不已。
18日,福建三明在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舉行三明林業碳票首發儀式,發放首批林業碳票5張,共計碳匯29715噸。
碳票是以林木生長量增量為測算基礎并依據計量辦法換算成的碳減排量,以“票”的形式發給林木所有權人,從而把“空氣”變成可交易、可收儲、可貸款的“真金白銀”。
張林順領到的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畝生態公益林,經第三方評估測算,監測期碳減排量12723噸。其中2723噸碳減排量,當天以4.0845萬元的價格被福建通海鎳業科技有限公司買走,流轉價格為每噸15元;余下1萬噸碳減排量,被福建金森碳匯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噸10元的價格收購儲備。
“本次交易的碳匯,是2016年至2020年監測期內的固碳量。”三明市林業局副局長陳美高說,“只要林子管好了,林木所有權人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
陳美高說,下一步,三明將積極探索林票、碳票和碳金融等多元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更多“空氣”變成“真金白銀”。
(據新華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