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滅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之風應標本兼治
撲滅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之風應標本兼治
——從市場監管總局“亮劍”治理汽車芯片市場亂局說起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受芯片短缺波及,汽車行業陷入停產減產的困境。芯片分銷商“囤積居奇”“漫天要價”等現象的出現,更是讓車企們雪上加霜。
苗頭初起,利劍即出。近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稱,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將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
缺芯背后的亂象
缺芯潮自2020年年底蔓延至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汽車行業也受到較大沖擊,諸多車企相繼宣布減停產。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8月9日,全球范圍內因芯片短缺導致的汽車產量損失已達585.3萬輛,其中北美和歐洲地區損失最大,分別為187.4萬輛和174.6萬輛,其次是中國,達112.2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車市繼續回落。
芯片斷供的同時,“漲價潮”接踵而至。多家車企負責人透露,此前各類型芯片價格普遍上漲了5到20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認為,當前汽車芯片供應缺口、恢復周期等信息不清晰是導致市場上出現芯片分銷商“囤積居奇”“漫天要價”的主要原因。分銷商向上游傳遞錯誤信息,無限放大自身需求;對下游則以原材料不足為由,玩起了饑餓營銷。“今年確實是產量受限,但漲價幅度也不應如此離譜。背后最大推力,就是分銷商的囤貨、炒貨行為。有汽車芯片渠道經銷商更是借機囤貨,再以超過原價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向外兜售,賺取高額利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利益驅動下,汽車芯片供需兩端的信息無法精準傳遞,形成惡性循環。汽車廠商紛紛選擇提高芯片庫存抵御未來風險,也進一步加劇了當前芯片短缺的困境。
在上述背景下,市場監管總局果斷出手,向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行為亮劍。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業內普遍認為,此次市場監管總局出手,能對市場起到震懾、穩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芯片短缺情況。
打鐵還需自身硬
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可以緩解但并不能徹底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我國汽車產業需要擁有自己統一的操作系統;在芯片荒危機之后,我國汽車產業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車規級產業體系;我國汽車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需要打造世界級先進企業。”葉盛基曾在公開場合多次發表上述觀點。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介紹,我國車用芯片的自主化率非常低,計算控制類芯片自主率小于1%,通信類芯片小于3%,傳感器芯片、儲存類芯片小于5%,功率半導體芯片小于10%,其他計算控制類自主率為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認為,從長期來看,車用芯片短缺的問題已是產業鏈上的明顯短板,未來需要加速推進自主可控。
葉盛基建議,除了積極營造和確保穩定的市場環境,杜絕囤積居奇、惡性競價、搶奪資源等問題發展外,還應將汽車芯片納入重大技術發展項目,并保持持續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應對缺芯難題及自主芯片目前難自強的現狀,工信部已有所綢繆。去年9月,國家科技部、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作為國家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牽頭70余家企事業單位成立“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旨在建立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補齊行業短板,實現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發展。
“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車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3月24日工信部召開的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上談到。他強調,一要客觀全面認識當前形勢,近期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既是全球共性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自主供給能力不足的深層次矛盾,要加強分析研判、認真研究解決。二要著眼當前供應問題,加強各方協同聯動,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現有產能資源潛力,優化車型排產計劃,努力保障產業平穩健康運行。三要加緊長遠戰略布局,統籌傳統車用芯片以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需求,強化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技術標準規范,提升測試驗證能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
新老企業也要長遠布局
為了破除“卡脖子”的困境,不少企業也有所動作。在這場“芯片慌”之前,傳統車企比亞迪就已將半導體業務納入其主要業務之中。2004年,比亞迪半導體創立,先后瞄準了汽車上最重要的半導體元件IGBT功率芯片和MCU汽車微控制器領域。比亞迪曾表示公司生產的IGBT芯片已運用在各產品線,除品牌自用外,已經實現外銷,“卡脖子”的問題在比亞迪不存在。另一家傳統車企吉利則在今年與芯聚能成立合資公司廣東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主要面向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產品,加快步伐向IGBT、SiC MOSET等高價值量高功率器件靠攏。北汽集團則選擇與外資合資,與半導體知識產權(IP)供應商Imagination集團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處理以及智能語音交互芯片。
除了傳統車企外,汽車芯片行業也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如被業內喻為“AI芯片獨角獸”之一的地平線,近日就正式發布了全場景整車智能中央計算芯片——征程5。征程5一經發布,即與上汽、長城、江汽、理想、長安、比亞迪、哪吒、嵐圖等多家車企達成了首發量產合作意向。地平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標到2023年拿下中國自動駕駛芯片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頭銜,到2025年能夠在全球汽車智能芯片市場上拿到30%的市場占有率。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